香港特區政府昨日發表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相關方案,完全未向要求「真普選」的泛民主派讓步,許多示威者立即在港府大樓外抗議。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香港當局昨天公布二○一七年行政長官(特首)普選的具體方案,遵循全國人大常委去年八月三十一日決議制定,泛民主派重申反對,表示將會否決政府提交的相關議案。建制派四十一名議員連署,稱將支持方案通過。
大陸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表示,香港特區政府發表的公眾諮詢報告全面客觀地反映諮詢期間,香港社會對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的意見和建議;提出的有關方案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兼顧香港社會各階層、各界別的利益和訴求,是一個合法可行、理性務實的方案。
該發言人稱,香港政制發展「五步曲」法定程序已進入關鍵階段,大陸當局真誠希望香港社會各界廣泛凝聚共識,把握歷史機遇,如期實現二○一七年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天在立法會公布行政長官普選方案,並提出「一定要得」的宣傳口號,強烈表達政府爭取落實方案的立場。稍後,行政長官梁振英及林鄭月娥等高層官員將到香港各地宣傳政改方案,爭取市民支持。支持方案的建制派包括工會聯合會都勸告泛民改變立場。
泛民主派議員狠批方案是假普選,讓港人淪為投票工具,泛民必定否決,並立即在立法會抗議。另有議員表示,政府企圖以民意,讓泛民轉向支持政改,但支持政府方案的市民,大多數都不是泛民的支持者,所以質疑政府的想法天真、自欺欺人。
建制派則聲明稱,立法會議員作為民意代表,應該以民意為依歸,投票支持方案,呼籲市民繼續發聲,以民意力量促使立法會通過方案。
此外,二十多名工商團體代表在立法會外請願,促請立法會議員按照大多數市民的意願,在稍後審議方案時通過方案。
但香港民主黨、工黨及人民力量共數十名代表也在立法會外高舉黃色標語,部分人手持黃傘,拒絕政改「袋住先」。
由於雙方立場完全相反,且示威區沒有隔離立場相左的團體,導致對立的雙方團體共百餘人相互推擠,發生衝突。
面對港府的宣傳,泛民代表、公民黨的立法會議員梁家傑表示,他們也將在社區發起反對接受政改方案的宣傳活動。
泛民陣營的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則考慮在官員到社區宣傳方案時,發起反擊行動。
政改方案重點
▼提名委員會有1200人,任期5年,來自四大界別,其組成與過去特首選舉委員會相同。
▼獲得120名委員提名即可成為參選人。
▼參選人收集提名上限240人,換言之,參選人最多有10人。
▼投票方式可採「逐一表決」等等,每名提委最少投票支持2位參選人,最多可支持全部參選人。
▼得過半提委支持、票數最高2至3名參選人,將成為候選人;若少於2人得票過半數,或有其他技術問題,留待稍後本地立法解決。
▼最少2名候選人誕生後,由500萬合資格選民以一人一票選出,票多者勝,得票毋須過半數,「白票」視為無效選票。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