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春秋】陽關道為何是大道

文/古傲狂生 |2015.04.22
6979觀看次
字級

文/古傲狂生

中國有句俗話說:「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陽關道也叫陽關大道,從這句俗話裡做對比的獨木橋來看,我們也知道此陽關大道乃名副其實的寬闊大道。

那麼問題來了,陽關道為啥是大道呢?

陽關,是一個古地名,歷史上至少有四處陽關,不過最著名的莫過於今甘肅敦煌西南古董灘附近的陽關。陽關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古人以山南為陽,因而得名。陽關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

提起陽關,很自然會想起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那首著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詩十分有名,唐人甚至把它譜曲傳唱,因唱到「陽關」那兒要唱三次,所以曲號〈陽關三疊〉,也省稱為〈陽關〉。

借著詩曲的強大穿透力,陽關的名聲愈來愈高,以至宋朝時陽關不在其版圖內,還有不少詩人、詞人在緬懷陽關和〈陽關三疊〉。

說完陽關,再說「陽關道」。顧名思義,陽關道就是古陽關的一條大道,這條大道有何特殊性呢?

其實,陽關道是一段著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到敦煌之後分成兩條,出玉門關者為「北道」,出陽關者為「南道」。從今日尚存的寬約三十六丈的陽關大道,我們可以想見當年陽關道的車水馬龍和絲綢之路的繁榮昌盛。「你走你的陽關道」這句俗語的橫空出世,看來絕非沒緣由的。

細心的朋友大約又會有問題了:作為南道的陽關道如此出名,那麼北道的玉門關大道怎麼就沒人提及呢?

玉門關和陽關一樣都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這點在唐詩裡也有體現。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和李白的「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都是傳唱千古的名句。理論上,玉門關大道應該不次於陽關大道,至少二者是一個重量級的。據筆者想來,這大概跟漢語的聲調有關,陽關大道是開口音,念起來敞亮,而且古人崇陽,陽關大道聽起來就特「陽光」。這兩個優點恰恰是玉門關大道所欠缺的。各位朋友以為然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