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喻--黎姑的故事

星雲大師 |2015.04.21
5812觀看次
字級
早期,馬來西亞經常有旅行團到台灣,必定會到佛光山,不過那時候佛光山才開山沒多久,路不是很好走。圖/道璞

文/星雲大師

早期,馬來西亞經常有旅行團到台灣,必定會到佛光山,不過那時候佛光山才開山沒多久,路不是很好走。

有一次,我從東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要到西山女眾學部上課,就在朝山會館的轉彎處,看到一位瘦小的老婆婆東顧西望,不知要往哪兒走。我見她年紀大,駝著背,又裹著小腳,蹣跚尋路的樣子,深怕她行動不便,趕緊上前對她說:「歐巴桑!請到朝山會館休息,『呷』一杯茶。」

也不知她有沒有聽懂,只見她搖搖手,操著馬來西亞的口音說:「不行…團體…要趕快去趕車…。」我比手畫腳地告訴她說:「歐巴桑!這邊的石梯有一百多階,對您可能不太方便。那個邊上,有一條斜坡路比較好走,來!我帶您去。」於是,我就把她帶到另外一條較平穩的路,請她慢慢走,不要著急。

數年後,我到馬來西亞吉隆坡講經,將要離開吉隆坡的佛教大廈時,來了一通電話說,有位黎姑邀我見面。雖行程匆忙,為了給人歡喜,我還是答應了。

她一來沒多說什麼話,只是捧著一個牛皮紙袋,對我說:「這些給你辦教育。」說罷,就匆匆道別了。我打開紙袋一看,竟然是二百萬元的教育基金。我仔細回想,才憶起原來她是數年前到佛光山,經我引路的老婆婆。

後來,我每次到馬來西亞弘法,她都拿出二、三百萬元給我,不知捐獻了多少次。每次的感動,都讓我不知如何落墨才足以形容。

我一生從不對信徒化緣,也常常教育徒眾「化緣要化心,不一定化錢」,給予信徒佛法,讓他有信心、有歡喜,才是出家人的弘法目標。

對於黎姑的布施,我沒有特別做什麼感謝,但是她卻無怨無悔,從來不求回報,也不奢求什麼。反倒是其他佛教界人士經常向她化緣,她一毛錢也不肯捐出。

有人問她為什麼對佛光山情有獨鍾,她說:「那個星雲大師啊!像我這樣窮酸模樣的老人到佛光山,誰也不認識,但是,就在我趕不上團隊的時候,他一個大師竟不嫌棄我這個老太婆,很有耐心地帶我走上一段路。為了感謝他,我當下發願要護持他,就是要我把一切都捐給他,我也心甘情願!」

生活中,給人一句好話、一個微笑、一個點頭,或者指一個路,都在與別人結緣,其中含藏著無限的、美好的未來。希望大家能廣結善緣,為人間增添更多的幸福,更多的善緣好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