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城市從 TAXI 開始 紐約 乘客又愛又恨

文與圖/黃兆平 |2015.04.19
1444觀看次
字級
對紐約客而言,黃包車是庶民文化之一,也是愛恨交加的結合體!圖/黃兆平

文與圖/黃兆平

穿梭全球各大城市之間,只要舉起手就有車可搭、方便又來去自如的交通工具,非計程車莫屬。台灣稱「小黃」,其他各國又有什麼特色呢?本周專題將帶領讀者一同搭上各國的計程車,瀏覽世界大城市的計程車文化。

電視節目《慾望城市》女主角性感地站在曼哈頓街頭揮手叫車、俗稱黃包車(yellow cabs)鏡頭,相信每個人都有印象,實際場景亦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乘客叫車有時比登天還難!

對紐約客而言,黃包計程車是紐約庶民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愛恨交加結合體!愛的是隨叫隨到,載乘客到想去或地鐵到不了的地方,快速又便捷,但因計程車四處流竄,也是造成曼哈頓交通永遠暢通不起來的主因之一。

除了黃包車,紐約市還有一種電召車(livery cabs),通常是黑色轎車或加長禮車。這種車通常都是接受電話叫車服務,依車種及距離遠近收費。另外因應網路興起,新興叫車服務Uber在紐約已讓傳統計程車業備感壓力。紐約計程車管理協會指出,紐約黃包車去年每天載客量,較前年下滑了百分之五;「小黃」一天載客平均為四十五萬二千趟,而「小綠」(節能減碳車)則是五萬三千趟。

以智慧手機為主的叫車服務業Uber在紐約營運短短幾年,即因時麾新奇且便利的模式,對既有的計程車和出租車業構成重大威脅。事實上Uber迅速崛起是有原因的,主要是上網人口愈來愈多,行動裝置幫了大忙,叫車方便快速,服務也不錯,車子衛星定位一目瞭然呈現在使用者手機視窗中。

更有不少人認為,Uber司機不會對乘客種族,或甚至對住在布魯克林區或皇后區居民有所歧視。另外Uber採取第三方計價方式,少去傳統計程車可能出現的跳錶亂開價黑心司機,又頂著「共享經濟」概念,來勢洶洶,嚴重威脅傳統業者。

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二○一五年四月號,http://www.cna.com.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