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走進佛光山,內心頓時驚呼:「哇,怎麼這麼大!」氣喘吁吁地從不二門拾階而上,巧遇掃落葉的「員工」,忽然耳邊傳來一句:「阿彌陀佛,師姐,請慢走!」這群「員工」微笑合掌間,引起我的好奇心:「請問你們是這裡的員工嗎?」其中一位中年婦女擦了擦汗水,微笑地說:「我們是義工,不是員工!我們都是發心來服務大眾的。」
看著漫天飄落的菩提葉,心想:「這麼大的地方,要掃到什麼時候?」沒想到愈往上走,發現愈多義工參與,整條路竟到找不到一片落葉!這群人是怎麼辦到的?雖然人人大汗淋漓,但臉上充滿歡喜滿足的神情,至今難以忘懷。當下,證明了佛光山很「富有」,因為這裡有默默付出、不計酬勞、心靈最富有的義工。
今天看到近九十歲的長者,以口述寫下「貧僧有話要說」,有所感發。當今社會著重看別人有錢,鮮少關注錢要怎麼用。有錢不是罪惡,沒錢亦非清高;有錢是福報,用錢更是智慧;錢用對了才有價值。真正的貧窮,來自內心不滿足,真正的財富,來自內心的大平安。如同大師所言:「貧富是心裡的感受」,而非外在財富的多寡,冀望台灣人引以為傲「最美的風景」,不是以錢的多寡來衡量,而是人心的善美滿足為依歸。水門王(菲律賓/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