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行走 多面向研討渡也

李瑞騰 |2015.04.15
2444觀看次
字級

文╲李瑞騰

一九七三年秋天,在物理系讀了一年的渡也(陳啟佑)轉來中文系二年級,我高他一班,只聽說一位詩人來了,卻沒見過;大約是下學期,我參加華岡詩社舉辦的新詩寫作競賽,以荊軻為題材的〈刺客之歌〉得了佳作,渡也寫孔子的〈麟〉好像是首獎。這不是荊軻敗給孔子,而是我的詩藝不如渡也。

我一直把那一次頒獎典禮當作我和他的初識,整四十年了,記憶所及,他是抹髮油的,中分上梳,他個子高,在人群中顯得相當特殊。此後我就常見到他了,常常是在圖書館,我進大學以後,在圖書館的時間很多,用卡片、用工具書翻查資料寫論文,是我學習的一種方式,渡也到中文系來了以後,似也走上了這一條道路;我們比較親的老師都一樣,像史紫忱、張夢機、李殿魁老師,我們被一種寬厚的心胸所包容,也從老師那裡涵養了一種與朋友相交的義氣。我們不同的地方是,他除了在治學上奮力不懈,在創作上持續堅持而且日愈精進;我則漸漸疏離創作,往媒體編輯的方向發展。

我先渡也讀了碩士班,他先我讀了博士班;我們都請夢機老師引介了不在華岡任教的黃永武老師,正式拜師,我碩士論文研究熱門的六朝詩學,渡也卻選擇冷僻的遼代文學;渡也的博士論文選擇和他專擅的文類——小品散文有關的唐代山水小品來研究,我則處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晚清文學思想。這相當程度反映我們的人格特質之差異:我進出兩個亂世,於知識分子如何回應客觀社會感受極深,選擇接近甚至進入體制,總想藉行政力量以推動某些公共事務;而渡也,他堅守文學與正義,但總和體制保持一定的距離,甚至站在對立面,如果是應行可行之事,他會出手從旁協助。

如今,渡也早已發展成獨立且成熟的作家,散文從《歷山手記》起,詩從《手套與愛》起,創作走向從徹底的古典與抒情,到讓文學和生活、環境與鄉土完全結合,有現代主義的迂迴表現,心中又存有讀者,字裡行間即有一種親切呼喚的力道。

他主要是被視為一位詩人,他之所作,散文詩是一大特色,情節迭宕起伏,意象紛繁;敘事長詩面對歷史,古今對話,有大開大闔之風;情色詩頗多巧喻,纏綿悱惻;另外則是更大量書寫日常人事物的抒情之作,特別是以澎湖和嘉義為對象的鄉土之詩,皆有真性情,用語精準而意旨遙深。

至於論述,從《分析文學》起,他主要是論詩,不薄今人愛古人,語言形式和內涵意義皆能兼顧,既能宏觀又能微視,已超越修辭的層次進入美學境地。我覺得他在古代詠物詩的賞析、在新詩形式設計的美學探討、在文學意象的普遍象徵之研究上,成果都令人讚嘆;另外,他有關文學應用方面的論述,極具啟發性。

我在讀碩士班時針對渡也〈蘼蕪〉所作的詮釋,是我評論現代新詩的開筆之作;後來曾和蕭蕭一起為他的《落地生根》作解說;約十年前另有一文從「語近情遙」論他的詩。我總覺得應有更多人從不同面向來研討他,挖深織廣他的文學,所以當我得知中正大學台文所將與香港學者黎活仁教授合作在嘉義辦理「渡也國際學術研討會」時,特別感到高興,我將欣然與會,聆聽各方學者高見,於此先預祝大會順利成功。♣

˙「地方、認同與回歸:第七屆經典人物『渡也』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五月一至二日於中正大學文學院舉辦,活動詳情:https://www.facebook.com/2015duya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