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六都行道樹國賠紀錄,台北市件數居冠,主要是樹倒或斷枝砸壞車輛,多人被天外飛來的樹木砸成輕重傷、死亡,且三分之二以上的事故,發生在非颱風期間。
有局長針對無風無雨而樹倒傷人,直言「行道樹儼然成了道路隱形殺手的警訊了」。
雖然直轄市都有公園路燈管理處的公部門在負責,但畢竟因為人力分配上有其侷限,尤其是在颱風天期間,最容易看到捉襟見肘的現象。
部分多年植栽的樹木,因為老化而疏於照顧,動輒斷落殃及車輛或行人,如果把責任歸咎公部門及要求國賠,地方政府在管理人員無法補足之下,以下幾種方式可以有所補救。
首先是透過義工的招募,然後予以上課後,分組到各區職司行道樹保護、監督職責。
透過有效的電腦資訊紀錄,只要出現有行道樹生病或須修剪、診療,一概立即經過通報,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多的關照。
因為有系統的照顧,即便是颱風天來到,隨處可見的路樹危及民眾的安全也會較少出現。
其次是希望新成立的「樹黨」,稍早渠等無論在新北市江翠國中,或者是在台北市大巨蛋之前對護樹行動,如果「樹黨」主席及黨員們能身體力行,把愛樹的行動落實在都會地區的行道樹上,因為有它們的愛心,都會地區的行道樹,更多了絕對的保障。
我們希望讓路樹傷害獲得國賠應該是少數,所以六都的市長應該主動責成相關單位開始整頓、紀錄所有種植的行道樹。
如果是具有毒性的,或在樹幹上加註其危險性,盡可能尋找其它樹種取代。若遇到有已經生病的樹木,透過樹醫來加以診斷、治療,將相關的資訊傳遞給中小學生,真正落實「愛樹教育」。
陵頡(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