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我倫理系列 社論--富人之窮與窮人之窮

 |2015.04.14
1568觀看次
字級

今年初美國鉅富葛林批評美國人對生活要求太高,「大家要擁有少一點,才能活得好一點,美國人必須全面革新生活。」這一番話引起軒然大波,媒體諷刺道:「百分之一鉅富…現在要告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怎麼生活,實在太超過。」

台灣薪資凍漲已十多年,引發強烈民怨,成為政府不能忽視的「國安」問題。有些企業家也發表看法,指導領二十二K薪水的年輕人該如何如何,不但無說服力,也如葛林一般,遭批為富不仁。

不僅台灣,懸殊的貧富不均早已全球化。在政府拿不出辦法,富豪不為所動的情況下,二○○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竟說出「有錢人不配有錢」,似乎也動氣了。

克魯格曼說,有個簡單事實不容反駁:美國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正在侵蝕中產階級社會的根基,「美國日益嚴峻的貧富不均令人不快,極可能引發階級戰爭,或顯示有錢有勢者欺負窮人的階級戰爭已經開打。」階級戰爭一詞太嚴重,但像占領華爾街運動就是一場「戰鬥」、「奮戰」。

經濟學理論大師凱恩斯在一九三六年曾寫下這段話:「我們生存的經濟社會,顯著缺點是不能提供充分就業,財富與所得分配有欠公平合理。」將近八十年後的今天,我們所處的社會貧富不均更嚴重。

克魯格曼並非只有動氣,他冷靜地在另一篇專欄指出,「急劇擴大的貧富不均為經濟危機創造了條件,而且,危機後極為不公的收入分配則延長了衰退之勢。」這是從宏觀經濟思考貧富不均,當愈來愈多人無力消費,大量商品賣不出去,企業將營運困難,並像骨牌一般連接倒閉。當金字塔下層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消失了,頂端的百分之一還能存在嗎?

英國今年二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下降,使英國五十多年來首度瀕臨通貨緊縮困境。長期通貨緊縮是日本經濟成長的枷鎖,抑制了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與經濟衰退。日本首相安倍上台後,急劇引導日幣貶值,企圖挽救經濟,並要求企業加薪,增加消費,但效果不彰。

企業不加薪,原因不只一端,但富可敵國的企業家除了要深思「皮之不存,毛將安附」,也該想想「社會觀感」。按照經濟學理論,窮人會比富人吝嗇,但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皮福研究十年發現,有錢人比較自我中心,愈有錢愈不慷慨,且容易違法;較不富裕的人反而能體諒別人。「富人能買到平靜、安寧、生活空間,並用錢解決大部分問題,所以比較不在乎別人。」

二○一二年美加兩國心理學家合作研究,也發現富人較「無德」,容易在駕車時違規,搶小朋友的糖果吃,或為金錢收益而說謊,「追求自利是社會菁英的基本動機,財富愈多、地位愈高將產生愈大的慾望,帶動不當行為。」 這一連串因素「可能促成上層社會人士共通的文化標準,進而助長不道德行為。」

道德感缺乏是一種精神上的貧窮,金玉其外卻窮在心裡,高處不勝寒。若能共享互利,讓百分之一增加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金字塔頂端會溫暖許多。(系列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