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倡三好 蔚成揚州新文化 圖/人間社記者提供 |2015.04.13 語音朗讀 29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星雲大師講《心經》。圖/人間社記者高時陽 距講座開始還要好幾個小時,已有許多民眾到鑑真圖書館排隊等候進場。圖/人間社記者蘇莉萍 星雲大師開示幽默風趣,聽眾聽得入迷。圖/人間社記者由宇婷 【記者妙熙揚州報導】星雲大師三天來的《心經》講座,成為揚州街頭巷尾的話題,鑑真圖書館更是揚州的熱門景點。十二日,大師一開場就發起「揚州建成二千五百年的揚州新文化運動」,從舊有的文化到新文化,從講座中看到大家排隊,不爭先恐後,安靜不大聲講話,禮貌謙卑、義工服務,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來推動揚州新文化運動。 創新模式 融合提問說唱 第一天講座前,揚州市長朱民陽表示,揚州名人輩出,古有鑑真大師遠赴日本弘法,今有星雲大師到世界各地弘法。最近看了大師所寫的〈貧僧兩岸往來記〉,文章裡大師自謙貧僧,但在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上,卻很大方。他代表四百六十二萬的揚州市民,歡迎大師「回家」。 這次文化講座方式非常創新,融合說唱與提問,首日由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提問,星雲大師解說。第一天講座前,先由國際佛光會副總會長慈容法師帶領佛光山叢林學院、大慈育幼院的學生演唱〈梵文大悲咒〉、〈十修歌〉開啟序幕。第二天則有來自台灣佛光山育幼院的十八位孩子演唱《般若心經》,歌聲清亮、扣人心弦。大師介紹:「我們稱他們是佛光山的王子與公主,上學穿鞋子、衣服整齊,便當菜都很豐富,讓他們建立自尊心,育幼院創辦至今五十年,已有八百個孩子成家立業。」大眾掌聲不斷。 般若人生 幸福安住當下 什麼是般若心經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大師說,所謂宇宙觀就是四大皆空。其實大家不要害怕。房間不空,如何聽講座;口袋不空,如何裝東西;鼻孔不空,如何呼吸;嘴巴、腸胃不空,怎麼吃食物。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就是悟道了「緣起性空」,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假如世上只有自己,怎麼會有食物、衣服等生活所需,一切都是相互依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空」不是不要,而是了解眾緣成就後,不計較、不比較。 如何才能在人生裡度一切苦厄?大師說,人生是苦樂交織。苦是必然的,是營養的。佛陀教我們如何離苦得樂,以苦為樂、苦中有樂。快樂和痛苦不是外表,幸福安樂不是錢財能給予的,如果能安住在每個當下就是幸福。 空無道理 增加無限信心 「佛門的空無道理,讓我增加無限的信心」。大師說,最初到台灣時孑然一身,什麼都沒有,有一群年輕人在宜蘭街頭,敲鑼打鼓用閩南語喊著:「我們的佛教來囉,我們的佛教來囉!」那時也成立兒童班,有一個七、八歲的女孩,背著一個一兩歲的小孩,女孩合掌念佛,背上的小孩也合掌念佛,令我非常感動。就是這樣的感動,增加我的信心,不弘揚佛法,愧對眾生。我從一無所有開始,到現在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揚州大學有兩位學生,曾經到台灣的佛光大學做交換學生,當場對大師表達感謝。其中一位學生說,佛光大學風景很美、老師也很有氣質,希望能多一點名額,讓學弟妹到台灣去讀書。大師表示歡迎,並做一首偈:「佛光照耀聖賢路,大學廣開狀元門。」 集體創作 法水洗禮身心 三天講座期間,在宜興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執行長妙圓法師,以及妙普法師帶領義工集體創作的成果。此次最具特色的,是成立了揚州金剛護法隊,隊長為高建廣、副隊長史宏偉,成員有三十四人,年齡層從二十四歲到五十歲的男眾,負責保衛星雲大師安全,和會場整體秩序。 大師回鄉開講可謂一大事因緣,因此文化講座會場嘉賓雲集,名主持人周立波為聆聽講座,將工作連停了三天,他說:「人不是在威嚴之中傳授教法,而是在一笑之中讓眾生點醒,這是一場身心的洗禮。」 每當講座結束後,聽眾皆迴盪在法喜安樂中。拍攝《紀曉嵐》電視劇的許廷建導演說:「大師用淺顯的話語,讓勞苦的基層大眾都聽得懂,最簡單的話語卻蘊含了最深的道理。」揚州市人大副主任王玉新聽完演講後,感動地說:「大師帶著甘霖,普灑揚州大地。大師對空有的辯證法,講的非常透澈,是生活通俗的小故事,讓大眾一聽就懂,一點就通。」講座三天圓滿結束時、與會大眾都感動的流下不捨的眼淚、期待大師再回家。 前一篇文章 群馬巴士佛光山站牌 日第一個 下一篇文章 求人不如求己 自己就是觀自在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退休之後2025.05.01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