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泌尿科醫師李宗熹表示,60歲以上的老人有高達4成受到夜尿症困擾,睡眠過程中排尿1次以上就算夜尿。
李宗熹表示,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在2002年所提出的定義,只要睡眠過程中有排尿1次以上就符合夜尿的定義。
國外研究顯示,夜尿症的發生隨年齡增加而上升,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高達4成受夜尿症困擾,嚴重影響患者與伴侶的睡眠品質,而造成夜尿的原因,可能是全天的總尿量過多,例如水份攝取太多、糖尿病、尿崩症、心臟衰竭等。
李宗熹最近門診的1位80歲老人,頭部外傷後的排尿習慣與受傷之前大相逕庭,夜間要起床上廁所7到8次,診斷為頭部外傷引起的尿崩症,嘗試投與抗利尿激素,加上適當運動,睡前減少飲水後,夜尿次數獲得改善。
李宗熹指出,夜晚起床增加跌倒、骨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治療夜尿方式包括生活型態的改變、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以總尿量過多的病人為例,可減少咖啡、茶類、酒類的攝取,睡前2小時不再喝水,以及改善睡眠環境來著手;凱格爾運動、膀胱訓練,可幫忙膀胱較敏感的病人有效舒緩頻尿。
李宗熹說,要有效改善症狀仰賴正確的診斷與治療,若僅把問題歸因於年齡老化或是攝護腺肥大所造成,可能會錯失找出潛在罪魁禍首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