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奇幻小說《碟形世界》系列風靡全球的英國作家泰瑞普萊契,在和阿茲海默症歷經七年的奮戰後,在今年三月中旬撒手人寰,享年六十六歲。
當《碟形世界》中文版在二○一二年底於台灣問世時,我曾應出版社之邀,寫一篇導讀;自從普萊契仙逝的消息傳出後,一天內,這篇文章的點閱率突然暴增,迄今持續上揚,可見普萊契在台灣和其他中文世界擁有廣大讀者群,突破文化藩籬與國界。
在我看來,普萊契最讓人懷念的有兩件事,首先當然是他的文字創作。自從《碟形世界》系列的第一部小說《奇蹟的顏色》於一九八三年出版以來,作者便以豐富的想像力開闢豐富的架空世界,透過幽默、暗寓手法,在讀者心中激盪出情緒共鳴與生活經驗的感應。
碟形世界基本上是隻超級大海龜,背上由四隻大象支撐的披薩型星球,海龜、巫師、矮人、飛龍、王公貴族、強盜小偷和形形色色的百姓,一起遨遊太空。小說主要舞台安卡摩波城,是個顛覆傳統的世界,故事人物多半男不俊、女不美,各種名不見經傳的跑龍套角色,被普萊契以神來之筆寫得神靈活現。
此外,作家不僅常在人名、地名和遣辭用句一語雙關,也往往將現代世界的發明、體制巧妙帶入中古世紀,賦予安卡摩波城獨特定義,例如《來人啊》的警察單位,《好戰主義者》的潛水艇,《真相》的調查報導,以及《賺錢》的銀行制度等,在在令人忍俊不住!
而也正是這種信手拈來的詼諧筆觸,以及海闊天空與邏輯推理的虛實兼顧,使普萊契老少咸宜,能同時吸引九至九十九歲讀者,在英國歷屆各種「最受歡迎作家/作品」的讀者調查中名列前茅,同時,普萊契也曾先後摘下「英國科幻小說獎」、「科幻小說年度作家」;二○○一年並受美國青睞,獲卡內基勳章;二○○九年再以對文學的貢獻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二○一二年獲頒「伍德霍斯文學獎」殊榮。
如果說《碟形世界》呼之欲出的奇幻天地是普萊契的第一個遺澤,那麼他對阿茲海默症研究的支持,則是對真實世界的另一個重要貢獻。
二○○七年間,普萊契對外宣布罹患阿茲海默症。這是一種大腦機能不斷退化的病症,發病進程緩慢,但會隨時間惡化,患者起初的症狀多是記不住短期發生的事,有六至七成失智症病人,都是因為罹患阿茲海默症所致,但逐漸地,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性格也會因腦部機能的喪失而改變,易怒、具攻擊性、情緒不穩定、無法正常言語、喪失長期記憶、行為異常、難以自理,乃至喪失各種身體機能,直到死亡。
阿茲海默症的成因迄今不明,英國才女型作家艾芮絲莫達克在一九九九年因阿茲海默症過世時,也曾引起討論,但莫達克罹病時,年事已高,當時坊間總把阿茲海默症別稱為「老年痴呆症」,無形中和老化混為一談,所以各界長期忽視阿茲海默症。
當普萊契被診斷罹病時,年僅五十九歲,很驚訝地發現,他居住地區的醫療體系僅兩位專家,其中一位對他所患的阿茲海默症類型毫無經驗,另一位則只接受照護六十五歲以上病人,令他憤怒又無助。
痛定思痛之餘,普萊契發現,他必須自助,同時也下決心幫助其他受阿茲海默症折磨的病人與家屬,於是他挹注一百萬美元(約台幣三千萬元)給阿茲海默症研究基金會,並自告奮勇成為阿茲海默症慈善機構代言人。
據了解,普萊契罹患的阿茲海默症類型PCA,是對語言文字掌控力影響最小的一種,因此,他除了寫文章、接受訪問,讓大眾了解病症徵兆、病狀,以及對病患與家人日常生活的影響外,也常和其他患者、醫療研究人員保持密切互動,成為此病症醫療研究與慈善活動最得力推手。
普萊契生前展現過人勇氣,以及務實面對不治之症的人生態度,發人深省。
蔡明燁(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