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家扶基金會日前針對衛生醫療、幼教保、司法警政、社福人員、心理諮商等常接觸零至六歲幼兒的專業實務工作者調查,發現有七成三工作者認為,大部分照顧者會因親職壓力或情緒狀況而對孩子有不當對待,其中近八成四在遇到照顧困難時會大聲斥責,五成七會打幼兒手心或屁股,三成一會用力拉扯幼兒,不利幼兒身心發展。
家扶表示,根據資料統計,過去五年,全台平均每年有約一萬六千多個兒虐個案需要被保護,而一○三年成案受虐兒人數中,約四分之一是學齡前幼兒。
調查發現,七成六工作者表示,大部分情緒控制不佳的照顧者會對孩子過當管教,包括肢體暴力或有苛責威脅的精神暴力。三成四認為,照顧者無法意識到將幼兒獨留家中的嚴重性,潛藏兒虐致死危機,以今年發生的十起兒虐致死個案中,就有四名孩子是因父母照顧疏忽而喪命,平均年齡僅五點五七歲。
家扶執行長何素秋說,學齡前幼兒長期處於暴力管教下,恐養成極端個性,用暴力控制別人或變得害怕退縮。他提醒父母當情緒或壓力無法排解時,應向外尋求正當管道解決,而非將負面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家扶社工處處長王聖基建議,管教孩子時應明確告知哪裡做錯、說明理由,可用減少遊戲時間等方式來處罰,避免打罵。
家扶邀請藝人小S擔任兒童保護大使,小S昨天也在記者會中分享她的育兒心得。她表示,自己管教小孩,偶爾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當下她會選擇先回到房間,深呼吸冷靜一下,再去教導小孩,當發現自己語氣不耐,也應該主動和孩子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