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醫界發現,網路沉迷年齡層下降,已成為「新興兒少疾病」,曾有4歲童1天要上網7、8個小時,拿走手機就呈現類似毒癮的「戒斷症狀」。
台灣兒科醫學會今天在台北舉辦「兒童健康論壇」,精神科醫師張立人舉出自己接觸的案例,說明網路成癮嚴重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
張立人指出,1個4歲兒童小宇(化名)跟母親求診時,主訴注意力不集中、躁動,但醫師進一步詢問發現,小宇有明顯的網路成癮特徵,每天要使用手機、平板電腦7、8個小時。
手機、平板電腦變成「電子保母」,造成嚴重影響,父母親發現,小宇只有在玩手機時能專心,一旦離開手機便躁動不安,無法專心做任何一件事,甚至不願意吃飯,其他玩具也無法玩超過3分鐘。
類似小宇的案例近來愈來愈多,張立人表示,網路成癮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背後有家庭功能不佳、缺乏情感支持和成就感、缺乏自尊等問題。因此治療改善措施,最好的方式就是家庭治療,由父母一同調整教養方式,增加戶外親子活動,逐步減少網路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