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周記 獨處的體力

葉佳怡 |2015.04.01
1491觀看次
字級

文/葉佳怡

夜很深的時候,想睡是自然的。伴隨意識通透逐漸得以被時間穿越的,除了雨聲,往往剩下洗地車刷過地面的穩定起伏。無論間接或合意,總之都是要把白日留下的髒汙清掃乾淨。然後身體與城市一同入睡,兩者才能在所有人聲開始嗡鳴之際共同重振。

但,如果可以不睡,離開這整座城市的節奏,便能真正獨處。什麼是真正獨處?或許類似詩的超脫狀態,如果借零雨的詩〈這時〉來說,就是「我喜歡這個島的形狀╱這時╱就弓著腿睡在上面╱╱在心臟部位╱擺一畝地」,抽象的空間得以無限縮放,無論是原本巨大的島嶼變小,身體必須彎曲才得以親暱密合,或是心臟寬廣得足以擱下一畝地,或許荒涼、或許茂盛,總之永遠暗藏狂亂生機。

然而這是困難的,比想像中困難。意志力的消解終究來自本質體力的匱缺。隨著年紀與缺乏鍛鍊,這種無限縮放的能力逐漸被剝奪,一點一點,簡單而方便的屈服。

就連清醒的白日也一樣,但面對這種被剝奪,人們往往後知後覺。比如後來才發現,原本自己即便不趕時間,仍從捷運手扶梯的左側快速通過;比如即便電梯還可以塞下最後一個你,卻堅持從無人的防火梯爬上目的樓層;比如尋找更遠的允許抽菸的場所,那裡仍未下班的人們不彷彿神社樹木上的烏鴉般低頭群聚。那在人群不停穿越自己身體之間爭取來的一點寧靜,一方允許自己累積穢物的抽象空間,那種必要的拖沓與延遲、彷彿浪擲生命的耗費,其實要的都是體力。

但終究夜很深的時候,想睡是自然的。卻也唯有此時,明白了《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的那種出生老朽但以嬰兒身體死去的殘酷浪漫:如果必定要死亡,那便死在真正足以獨處於世界之際,那樣的死不需要宗教,因為本身潔淨異常,還能收容所有穢物,便是最形而上的救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