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送暖,清德寺住持慧龍法師(右)致贈紅包給福田戶長者。圖/慈善院提供
福壽實業對佛光山舉辦的公益活動熱烈支援、積極參與。圖/慈善院提供
文/記者杜憲昌專題報導
慈悲基金會中區稱呼寒冬送暖的弱勢家戶為「福田戶」,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表示,這不只是為了讓受者有尊嚴,更重要的是,因為這些弱勢家戶讓我們得以布施福田,所以更該感謝他們。
陳碧月說,中區寒冬送暖,每年都不乏各界捐助,除了她的友人,還有許多是信任佛光山的企業、宮廟,主動表達捐贈意願。例如福壽沙拉油的執行董事洪堯欣,在知悉慈悲基金會購買沙拉油是要發送給福田戶之後,即表示要捐贈物資;另外,在惠中寺附近的元帥宮,今年也主動捐贈了六百六十包三公斤裝的白米。足見只要是社會公益之事,其實並無宗教、身分之別,眾人皆會支持與認同。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北區。去年慈善基金會向廠商訂製四千套的保暖袖毯,要發送給弱勢家戶,廠商知情後,主動提供單價更高的保暖床包,使得福田戶家中可以有更多人受益。
覺居法師表示,「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慈善原本就是眾人之事,佛光山或是扮演拋磚引玉或是引導的角色,其實無妨,能帶動社會的善良風氣,引發更多善因好緣,才是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