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罕病基金會首度替家屬開設料理班,這次共有來自15種罕病類的家庭成員參加,希望家屬在活動的樂趣中,暫時放下照護的重擔。
家有罕見疾病病患,家屬幾乎一天24小時沒有喘息時間。罕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說,期待透過活動,讓家屬有喘息的機會,蓄飽能量,繼續陪伴患者。
「亨丁頓舞蹈症」—瑪芬媽媽(化名)的婆婆、先生、兒子都患有這種的罕病。婆婆在瑪芬剛迎接小生命後沒多久發病,一開始手腳不自覺動作,晃動反應越來越大,隨後引發肢體、認知、語言以及智力等障礙。由於這是顯性遺傳,子女有1/2機率罹病。隨後她先生30多歲發病,洗澡都得她代勞,最後只好送到養護中心,殘酷的是,兒子也在23歲那年發病。
多年來扛起照護一家三代的責任,瑪芬媽媽忙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退化性關節炎、胃潰瘍和牙床腫痛,沒了健康,也失去自己,只希望能比兒子多活一天、快樂一些。這次參加料理班,希望回家後煮給愛吃義大利麵、濃湯的兒子,讓他開心。
「威廉氏症候群」是麗芬媽媽的小女兒所罹患的罕病。智力不如一般孩子,更有心臟病、脊椎側彎、腸胃道消化系統不良、扁平足等,經常得跑醫院。
麗芬媽媽說,生活幾乎被就醫、陪伴填滿,參加料理廚房對她來說,是非常新鮮的事。家裡都是大女兒下廚煮飯,她希望自己學了,回家可以煮給家人吃,還可以教小女兒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