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繼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盧森堡、瑞士、土耳其之後,南韓周五正式申請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中方表示歡迎。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證實,南韓已向大陸提交以「意向創始成員國」身分加入亞投行的書面申請。若順利通過,南韓將於四月十一日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不過,南韓媒體昨天報導指出,由於南韓看美國的臉色而裹足不前,南韓痛失成為亞投行第二大股東的機會,而被推擠到印度、澳洲之後,或可能成為亞投行第三或第四大股東,因此,南韓在亞投行的影響力也會相對地減弱。
南韓企畫財政部透露,亞洲地區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截至二○二○年每年將達到七千三百億美元。亞投行計畫今後將資金投入到亞洲國家的道路、港灣、發電站等建設項目中。南韓若能成為創始會員國,預計南韓國內企業也會獲得不少的訂單機會。
佐科威 盼在印尼設辦公室
而周四,印尼總統佐科威在北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重申,印尼支持中國設立亞投行的建議,同時建議亞投行能夠在印尼設立第一個辦公室。
南韓不顧美國反對決定加入亞投行,同一天,土耳其也宣布申請加入亞投行,自此,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及申請國已達三十七個,而美國站在亞投行對立面的做法,遭美國學者形容為「尷尬」而「愚蠢」!
美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拉斯奇(Jeff Rathke)二十六日表示,美國關切亞投行的標準和透明度,也鼓勵亞投行遵循國際金融架構的高標準,但現階段不考慮加入。
韓加入 預示美、東亞同盟崩潰
法新社評論說,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獲得成功,這讓美措手不及,美國實行對抗後,卻發現自己愈來愈被孤立。已習慣於主導國際金融秩序的美國,或許低估了中國及其龐大現金儲備的魅力。
南韓的決定也引起日本媒體關注。有媒體分析,南韓決定加入亞投行,令近期探索南韓會倒向美國還是中國的日本,受驚程度不亞於英國宣布加入亞投行帶來的衝擊。對日本來說,英國加入預告了發達國家同盟框架的崩潰,南韓國加入預示了美國東亞同盟架構的崩潰。
據統計,截至目前,二十八個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為孟加拉、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尼、約旦、哈薩克、科威特、寮國、盧森堡、馬爾地夫、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紐西蘭、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塔吉克、泰國、烏茲別克和越南。
另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中國大陸為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有意推動人民幣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和絲路基金的各項計畫中占主導地位。消息人士透露,北京當局可能鼓勵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直接以人民幣發放貸款,或在這兩家機構下設立以人民幣計價的特別基金。國際貨幣基金(IMF)預定今年稍晚決定是否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此舉有望為人民幣成為廣泛使用的儲備貨幣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