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傳「番茄有毒」 消費者退訂 小農委屈 農委會急闢謠

 |2015.03.21
243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近期網路出現「生番茄含龍葵鹼有毒」傳言,使不少消費者不敢吃番茄,甚至還有消費者因此向農民取消網路訂單,小農苦不堪言。農委會和衛福部昨天聯合召開記者會澄清,說明番茄含的是生物鹼、非龍葵鹼,截至目前沒有吃番茄中毒的文獻,呼籲消費者不要聽信謠言。

「番茄的生物鹼叫做番茄素(tomatine),馬鈴薯中的龍葵鹼是(solanine),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化學結構也不相同。」農委會台南農改場場長王仕賢指出,茄科植物的生物鹼,是植物天然的防禦物質,不僅可抗菌,還能抗蟲,一般番茄根莖葉部位,生物鹼的含量較高,但果實的番茄鹼,會隨著果實成熟而逐漸消失,連番茄鹼都會逐漸遞減。

北榮毒物科醫師葛謹指出,番茄鹼含量極低,小番茄至少一次要吃二十盒,人才會不舒服;而含有大量龍葵鹼的壞掉馬鈴薯,吃每百公克超過二十微克(mg)才會中毒,而且即使吃了壞掉的馬鈴薯,頂多是肚子痛拉肚子,再嚴重一點會頭暈、視力模糊,北榮毒物科至今沒有收到死亡案例。

「這個錯誤已經傳很久,應該一次講清楚,以免有更多農民受害。」嘉義太保市蔬菜產銷第十三班班長陳進益無奈的說,即使農民不斷向客戶澄清,但消費者還是比較相信網路上寫的,仍執意要把訂單退掉,造成農民損失。

除了生番茄有毒,網路上還流傳過吃野菜蕨類(過貓)、九層塔會致癌,用鹽洗蔬果,會把農藥「鎖」住,吃下更多農藥等不實謠言,對農產品造成不小衝擊。葛謹強調,這些全是網路謠傳,有的沒有科學根據,有的是翻譯錯誤,誤把馮京當馬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