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沒人做的事最有成就感 文/邱再興 圖/圓神出版社提供 |2015.03.15 語音朗讀 191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鳳甲美術館典藏作品:林風眠的《馬》。 圖/圓神出版社提供 鳳甲美術館典藏作品:邱紫媛的《天光》。 圖/圓神出版社提供 鳳甲美術館典藏作品:蘇州顧文霞工作室的雙面繡立體屏風《攬 鏡自照》。 圖/圓神出版社提供 《捨得:電子業先驅邱再興的事業與志業》,圓神出版 文/邱再興 圖/圓神出版社提供 我從一九八六、八七、八八這三年開始收畫,那時候工作非常忙,我的公司很小卻要做整個東歐的生意,各種生活壓力都很緊繃,唯有兩件事可以抒壓:一是宗教,另一件事則是藝術。 我感覺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就會跑去畫廊看畫;在台北就在畫廊看,在柏林就去博物館看。不論看了什麼作品,心情總會得到很大的平靜。我的好奇心很強,一件東西看久了,我就開始當成正經的學問去研究,開始讀很多藝術相關的書,對這個領域有所了解,便開始買畫。 我買畫都是憑直覺,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而且我的直覺算不錯,都買到不錯的作品。九○年代左右,只有一些老畫家的作品,像李石樵、張萬傳等,第一代的油畫家。這些老畫家的畫在九○年代被炒得太高,我在國外看了很多當代的藝術品,可是在台灣並沒有太多當代的作品,大多還是停留在厚重的油畫、印象派的作品。因為價格太高,我並沒有收太多台灣老一輩畫家的作品。 當時台灣所有的畫廊都賣老畫家的畫,作品風格十分類似。相較於老畫家被炒作,台灣年輕的畫家從學校畢業後,他們的作品因為價格便宜,畫廊沒有抽傭的利潤,於是大部分畫廊都不賣年輕畫家的作品。 贊助年輕畫家 後來,有一家藝廊的謝小姐想要代理銷售台灣當代的藝術家作品,她找我合作,我研究了一下,覺得這些年輕人的作品十分新鮮,很有潛力,於是投資了謝小姐主持的畫廊。我知道這些年輕畫家需要過日子,因此首創台灣的藝術家經紀制度,我們每個月資助畫家數萬元的生活費,一段時間後就在我們的畫廊展覽,我直接第一手收購他們的作品。 全台灣一直到現在,也沒什麼人用這個模式在經營藝術家。 我買畫也沒有想過會不會賺錢,因為我的動機不是投資,如果為了賺錢,我努力去買市場最紅的作品就可以了,或是我根本回頭去做科技業反而賺得更多;買畫只是純粹喜歡而已。我至今買的畫作,一張畫也沒有賣過,知道昔日購入的這些年輕畫家的作品,現在都價格不斐,心裡覺得有些安慰,證明我的眼光還不錯,挑到了好作品。賺錢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時候買畫主要是幫助新的藝術家,就算賠錢也沒關係。 事實上,我剛開始買畫並不是買當代作品,而是國畫。我對國畫比較了解,像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我都有收藏,尤其我很喜歡溥心畬的作品,他的作品有很濃厚的古代文人氣息。九○年代初期,我才漸漸轉移注意力到西方當代畫作。 別人看畫會講筆觸、色調什麼的,我沒有想這麼多,純粹就是能跟自己心靈產生共鳴的就會收。當代的美術作品常以怪異著稱,有些是奇醜無比,但我也還是買了,當作一種學習。藝術不只有古典畫作那種美的形式,還有不同的可能。 開私人美術館 畫收得多了,本來動念只是租一個空間放置自己的收藏品,但與其放著自己欣賞,不如對外開放,於是我規畫在北投成立一家美術館。我不跟政府要補助,一切靠自己,什麼事都由自己掌控,並沒有什麼困難,唯一的困難可能是來館的人數不夠多。因為不是營利性質,所以我不做廣告,就連北投周邊社區的人都不太知道這家美術館,但我們的展品都是精挑細選,完全不比台北市立美術館遜色。 我都挑別人沒做過的事來做,這樣成就感比較大,一樣是經營美術館,沒人做錄像展,八年前由我們的美術館開始做,而且是向全世界徵件,已經具有國際知名度了,今年也有兩百多件。 不只錄像展,我也跟馬水龍老師合作辦理「春秋樂集」,這也是很少人會支援的藝文組織。 春秋樂集對台灣當代音樂有很大的影響,以前因為很多台灣的作曲家沒有地方發表曲子,一畢業就轉業。馬水龍找我來做這個,相較於其他的藝術類別,雖然大環境不好,但不管是繪畫、文學,還是有交易、發表的管道。音樂則不同,一個作曲家沒有樂隊幫你演奏,你的曲子就沒辦法發表。所以馬水龍找我一起來做這件事。 這個藝文組織把台灣作曲家的風氣做起來了,過去的藝術表演需要音樂,大多都是直接用國外已有的音樂,但後來因為春秋樂集的支援和培養,台灣的作曲家也受到重視,慢慢地有不少邀約,連中國都很佩服我們這套培養人才的方式。 我做這些事的成就感就在於:把一個冷門而重要的事,一步一步慢慢做起來,一點一點累積影響力。 春秋樂集在一九九八年得到文建會文馨獎的特別獎,後來,我們基金會又陸續於二○○○年和二○一三年再得到文馨獎特別獎。我以為這個特別獎已經夠特別了,沒想到二○一四年,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又再得到台北文化獎的肯定,我覺得很意外,原來我和同仁這些年的默默付出,還是有人注意到,也真的在台灣社會發揮正面的影響了。 每個人要盡力在生前努力,但不要在死後把這些成果變成他人的負擔。我看得很開,我的下半輩子能一直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且做得還不錯,我認為這樣就已經夠幸運了。畢竟我覺得快樂的事,別人不見得也有一樣的熱情。 (摘自《捨得:電子業先驅邱再興的事業與志業》,圓神出版) 作者簡介 邱再興 一九六三年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同年考上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研讀期間即進入美商飛歌公司(高雄電子公司)服務。一九六九年創立環宇電子,不僅是台灣第一家微電子公司,也是當時東南亞唯一非美商投資的微電子裝配與測試公司,堪稱台灣開發整流器、積體電路之先驅,更為台灣孕育出許多科技界的領導者。一九九○年在馬水龍教授的建議下成立「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一九九九年正式對外開放的「鳳甲美術館」,以展示、座談、導讀等方式,為社區學生、社團及民眾提供溫馨優雅的藝術欣賞環境,播撒藝術的種子。去年,邱再興獲頒國立交通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前一篇文章 適情適性 亞斯伯格症患者的生涯規畫 下一篇文章 關於收藏 與當代藝術對話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