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十八歲上班族王小姐,十五年來三餐都靠外食,一周至少五天,以速食店的漢堡、薯條與可樂當晚餐。不愛喝白開水的她,終日可樂、珍珠奶茶不離手,儘管身材適中,無便秘及腸胃不適症狀,健檢時卻發現,腸道右側已冒出六顆具有「高癌化」風險的腺瘤型瘜肉。
「飲食太NG,當心離腸癌只差一步!」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說,王小姐高職畢業後即一人獨居在外工作,為求方便,三餐多以容易取得的速食為主,尤其愛吃薯條等油炸物,輕忽高油、低纖、高脂乃是引發腸癌的三大危險因子。
鄭乃源說,進一步分析這些腺瘤型瘜肉生長的位置,在左側直腸、乙狀結腸及降結腸處,過去三年平均值為四成八,但距肛門更遠的右側大腸處有瘜肉者,則由以往認知的三成攀升至五成二,大幅激增一點五倍。
聯安診所分析院內一○一至一○三年共兩萬六千六百七十四筆大腸鏡數據發現,高達兩成四受檢者,具有高度癌化的腺瘤型瘜肉,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籠罩在大腸癌的陰影中。
鄭乃源強調,瘜肉好發率不但大幅提升,且好發部位也不再是一般認知的「左側高於右側」。聯安診所營養師徐景宜建議,飲食應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與水分,喝水一千五百西西以上,每日二至三碗蔬菜、兩至三個拳頭大的水果,並以魚肉、雞肉等白肉為主,多吃堅果、豆類及水溶性纖維,有助降低腸瘜肉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