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蜀葵田(水彩)
圖/黃逸稜
文與圖/黃逸稜
「學甲」是一個地名,位於台南市的西北方,與嘉義縣相連。昔日的學甲是平埔族的聚落,鄭成功來台後,許多福建省先民移民來此定居開墾,主要有十三個姓氏的族群聚集,因此古時即有「學甲十三堡」之稱號。
今日的學甲地區是台灣虱目魚的最大養殖區域。營養豐富的虱目魚是台南的名產,在學甲養殖的虱目魚又肥又嫩,成功銷往全台。因為虱目魚多刺,這兒的漁民還發明了特殊的拔刺方法,可以將魚的細刺清除得非常乾淨。
除了虱目魚之外,學甲還出產一項特殊的食物,就是「西瓜綿」。西瓜是學甲的農產品,種植的區域在八掌溪與急水溪畔,這個區域因含有鹽分砂質土壤,非常適合種西瓜。而西瓜綿是農夫在進行蔬果時,所採下來的小小西瓜,把皮削掉後加以醃製的成品。台南人會把西瓜綿切片加入魚湯中,讓魚料理呈現一種酸甜的好滋味。
學甲的「紅腳揹笭」則是一特殊的民俗技藝。每年農曆二月下旬,春耕後的農閒期間,學甲區頂洲及紅茄部落的賽鴿人在某一集合點,在鴿子的背上掛長短不一的紅腳笭,然後讓鴿子飛回家。當鴿子起飛時,紅腳笭就會發出「嗡、嗡、嗡」的聲響,場面壯觀。台南每年會於此時舉辦「學甲西瓜紅腳笭產業文化活動」,吸引觀光客。
而近兩年,在學甲種植的蜀葵已成功綻放花朵,美麗的花田吸引大批人潮。蜀葵長得比人還高,花朵有豔紅、粉紅、白、黃及紫色等等,一串串手掌大的花朵遍布整座蜀葵園,簡直像花朵迷宮般。每年三月,當地會舉辦全台僅有的蜀葵花季,有了蜀葵花的點綴,學甲可說是一處美麗的農漁之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