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羱羊 可垂直攀爬

文/蘇林 |2015.03.08
4370觀看次
字級

只要是羊,幾乎都是攀岩高手,尤其阿爾卑斯羱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只見牠們在山崖上走跳如履平地,即便直如刀削般的陡峭垂直山壁,牠們也照樣來去自如,上下跳躍……

生活在阿爾卑斯山的阿爾卑斯羱羊(又稱阿爾卑斯野生山羊),天生就是爬山高手,不但走跳山路如履平地,即便遇到直如刀削、和地面呈九十度的垂直岩壁,或是相距數尺的山崖裂縫,牠們也有辦法上下爬跳、飛躍走跑、來去自如,讓人忍不住嘆服阿爾卑斯羱羊猶如「蜘蛛人」般的好身手。

為舔鹽粒爬上水壩

網路上廣為流傳一段影片,內容是義大利鄰近瑞士一座高約四十八公尺的信基諾水壩壁上,有幾隻羱羊幾乎是貼者平滑的壩壁,由下往上邊「走」邊舔著壩壁上滲出的鹽粒,下方則是有著二十幾層樓高的洩洪道,景象令觀影者看了膽戰心驚,但羱羊卻若無其事般的悠哉閒晃,彷彿只是尋常的鄉間小路散步。

這座位於海拔二二○○公尺高信基諾湖畔的水壩,附近有相當多阿爾卑斯野山羊。動物學家指出,夏天的時候,阿爾卑斯野山羊喜歡在這裡攀爬壩壁,嘗嘗壩壁從石塊滲出的鹽分。雖然旁觀的人很擔心羊兒萬一腳滑失足或一時腳軟,下場可能就是粉身碎骨,但羊兒看起來卻很淡定,似乎看倌們太過慮了。

為躲狐狸

立於方寸

另外,網路上還流傳著另一段羱羊被狐狸猛追的影片,只見狐狸快手快腳猛追羱羊,羱羊則意態悠閒如蜻蜓點水般的跑跳在草木不生、嶙峋崢嶸的陡峭岩塊上,最後更直接爬高高站定在幾乎垂直的山壁上,只靠四隻腳卡住下方不足三十分公寬的岩塊,狐狸從遠處看得到羱羊、在四周猛打轉,卻上不去也下不去,只得放棄這隻追了半天的獵物。

據悉,全球目前有多種類似羱羊的動物,但阿爾卑斯羱羊現在多被視為單型物種,沒有亞種之分,和北非、中亞、西伯利亞一帶的羊不盡相同。

羱羊生活在阿爾卑斯山雪頂上的岩石間,習慣居住在一八○○公尺至四三○○公尺高陡斜及粗糙的地勢上。雄性羱羊一般可以成長至一公尺高及一○○公斤重,雌性羱羊約為雄性體型大小的一半。

為融入自然而變色

除了體型,阿爾卑斯雄性與雌性羱羊,最大的分別就是那顯眼的鬍子。至於可保護自身免受襲擊捕獵的羊角,雄性及雌性羱羊都有一對大型及向後彎曲的角,雄性的角更可以生長達一公尺長。羱羊常受到狼、山貓、熊、胡狼及狐狸等肉食動物捕獵。幼羊亦會面臨大型雀鳥如鷹的襲擊。羱羊在夏天是呈褐灰色的,而冬天時,就會轉為深褐色。

羱羊是草食性動物,以草、蘚、花、葉及細枝作食物。如果樹葉及嫩枝超出牠們可到達的範圍,羱羊會以後腳站立來吃這些食物,甚至爬到樹上吃葉子。牠們於黃昏及晚上的時間進食,由高陡的山崖開始覓食,漸漸走到較低的阿爾卑斯山草坪。非覓食的時間,羱羊會留在較高的山崖及山坡,以避免捕獵者的攻擊。在冬天因食物稀少,羱羊會傾向居住較低海拔的地方。在夏天,由於每幾天就要喝水,牠們會選擇居住在近水源的地方。

馴順動物一度瀕絕

雄性羱羊夏天時會聚居成群,但深秋發情時分,雄性羱羊會離群獨自尋找雌性羱羊群。在繁殖期間,雄性羱羊會互相打鬥,以確定誰與雌性對象交配。除了會以角互相觝觸對方外,牠們很少會實際傷及對方。

羱羊一向被認為是種神秘的動物,差不多所有牠身體的各部分,甚至是排泄物都可作為治療不同疾病的魔法藥的成分。因此,羱羊曾被大量捕殺,十九世紀初一度接近滅絕狀態,後獲保護並重新引入培育,目前的數目估計有三萬頭,保護狀況屬於低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