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程 建築物的可怕殺手 共振 文與圖/陳慧慈 |2015.03.04 語音朗讀 310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Sine函數(實線)和Cosine函數(點線)的圖形 圖二:無共振和共振時的位移歷時圖 文與圖/陳慧慈 我小的時候,電視台有一齣非常受歡迎的布袋戲,戲中一位怪老子的琴音能「魔音穿腦」,令人痛不欲生。現在,如果有人誇下海口說:「我可以用一條吉他弦,震垮一棟建築物!」你一定會說:「吹牛!怎麼可能?」 先前介紹過,建築物有表現其本身特性的自然頻率,而作用在物體的動態力也有它的頻率,稱為外力頻率。在力學中,如果外力的變化或物體的振動,是數學上稱為Sine或Cosine函數(如圖一所示,高中數學會學到)的圖形的話,我們分別稱之為簡諧力或簡諧運動。當簡諧力施加在單自由度棒模式時,數學的理論解告訴我們,經過一小段時間後,物體就會以簡諧運動的方式,隨著外力頻率振動;如果外力頻率和物體的自然頻率相同時,我們則稱為「共振」。圖二中的實線和虛線,分別是簡諧力作用了十秒後,無共振和發生共振的位移歷時圖。從圖中可以發現,無共振時,振動是規律地進行著,但共振發生後,振動則是逐漸增大,與無共振的振幅相比,足足大了將近四倍。 理論指出的現象是真的嗎?我們透過實驗來驗證。照片一是我曾做過的共振實驗的模型。在這個實驗中,兩個單自由系統棒模式同時放在小震動台上。左前方的系統(甲系統)的自然頻率是右後方的系統(乙系統)的一點四二倍。當小震動台的振動頻率接近乙系統的自然頻率時,乙系統產生了很大的振動,而甲系統卻只產生些微的振動(照片二)。當小震動台的振動頻率接近甲系統的自然頻率時,甲系統產生了很大的振動,但乙系統的振動卻明顯地變小了(照片三)。 也許你又會問,在真實的世界中,有因為共振而造成的地震災害嗎?有的!一個例子就是一九八五年的墨西哥大地震。當時在墨西哥市距離震央約四百公里的一個小區域內,長達六十秒的地震波的主要周期為二秒,結果該區域許多十六到二十層左右的大樓,不是倒塌了,就是遭到嚴重破壞。 哇!看來只要能夠很用力且不間斷地撥動一條吉他弦(頻率要和建築物的自然頻率一樣),讓建築物有能量,產生像圖二那樣的持續振動,要震垮一棟建築物還真的是有可能耶!不過,用人力這樣做好像非常困難,不是嗎? 前一篇文章 每當我聽見這首歌 下一篇文章 快樂一日遊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4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5《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6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22025.11.0407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32025.11.0508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 影響情緒睡眠免疫力2025.11.0409山本由伸 拚美職首座賽揚獎2025.11.0510古老金幣2025.11.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建造夢想家園【童畫天地】自畫像色彩計畫【快樂塗鴉簿】台灣蔬果 【快樂塗鴉簿】彰化扇形車庫 【天南地北聊音樂】 不是巴哈的曲子 〈巴哈G大調小步舞曲〉【快樂塗鴉簿】幸運 作者其他文章地震工程 來或不來? 談地震預測地震工程 知己知彼 談地震反應譜地震工程 地形效應地震工程 盆地效應地震工程 土層放大效應地震工程 土層的特性場址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