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來 防疫把關 請遠離獼猴

蘇林 |2015.03.01
1226觀看次
字級
勿靠近或餵食台灣獼猴等野生動物,以免被抓咬傷而感染人畜共同傳染病。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蘇林

圖/本報資料照片

距台北都會區僅半個多小時車程的烏來,是每年初春必遊的賞櫻景點,但因年前鼬獾狂犬病疫情爆發,日前更發現白鼻心感染狂犬病病例,因此林管處呼籲有意入淺山踏青者,為維護自身安全及森林生態,禁止攜帶犬、貓、兔、鼠、龜、蛇、蜥等寵物進入,同時勿靠近餵食台灣獼猴等野生動物,以免被抓咬傷而感染人畜共同傳染病,警戒期限至今年七月底止。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主任、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所教授裴家騏說,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種,也是這座島嶼上,除了人以外唯一的靈長類動物。由於一般遊客常餵食野生獼猴,導致獼猴見人完全不怕,侵擾人群或破壞農作的事件也時有所聞。

裴家騏指出,面對獼猴應謹守「三不」原則:一、不餵食;二、不接觸(觸摸);三、不用眼睛盯著看。原因是,野外食物會自然調節猴群的存活數量,人類主動餵食或供食,不但破壞猴群生態,更因人類食物不夠健康,導致猴群往往健康情況堪憂。

至於不接觸或碰觸,主要是因為猴子身上帶有人猴共通的傳染病,根據調查,野生獼猴中,有四分之三帶有非致命性的傳染病,萬一被抓傷或咬傷,被傳染的機率很高。

再者,很多民眾對於動物的肢體語言多半不甚了解,甚至錯誤解讀以為動物呲牙裂嘴是在對人類大笑,所以常表錯情以大笑或同樣的動作回應,殊不知這種動作根本就是在挑戰動物的忍耐限度。

裴家騏指出,其實猴子露出牙齒時,代表的是害怕人類,而當猴子雙眼盯著你瞧時則代表牠對你充滿敵意,此時民眾應該移開目光(或戴上太陽眼鏡 ) ,千萬不能誤以為猴子在向人示好。

此外,還有一些民眾或觀光客,會攜帶「防身武器」驅猴,例如木棍、雨傘、鐵棒甚至是玩具BB槍,樹敵意味濃厚,間接也使人猴對立情況惡化,無形中加劇人類在野外活動過程的風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