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影記 文與圖/鄧榮坤 |2015.02.27 語音朗讀 15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白 圖/鄧榮坤 杵歌 圖/鄧榮坤 橋之眼 圖/鄧榮坤 文與圖/鄧榮坤 李白 花季時,難免讓心情浪漫些,自蝶舞蜂飛的熱絡氛圍中,透過相機觀景窗記錄賞花的心情。 既然是賞花,總該記得一些花名吧,否則,賞花的過程是很難浪漫起來的。於是,在沉甸甸的賞花圖鑑中,我開始記憶一些罕見的花名。桃花與櫻花之辨識,看了書就能知曉,且不易出錯,遠遠望去,你可以從樹叢與花瓣中,呼喊它們的名字,準確率高。 近年來,由於平地庭院的廣泛種植,櫻花已成為常見的花朵,想覓尋桃花的行蹤,卻要賭上一點點運氣。所以,在旅遊途中,遇見盛開的白色花蕾時,孩子們驚聲尖叫──看到桃花了。 「那是李花。」 「你怎麼知道?」 「你聽過桃紅、李白吧?李樹開的花是白色的。」 「難怪唐朝那位寫詩的人叫李白。」 看了看迎風搖曳的李花,孩子噘著嘴。 杵歌 路過山地鄉時,流竄於耳際的風,隱約傳遞著青春活力的音符,放緩匆忙趕路的步履,環顧四周,細心聆聽在耳際流浪的聲音,除了風盪過林梢的聲響外,似乎沒有其他聲音了,除了偶爾掠過耳際的幾聲啁啾,午後的山林靜得出奇。 多年以前,活躍於石門水庫湖岸邊的阿姆坪樂園,讓許多人循著陣陣杵歌而於此逗留,於原野的狂嘯中,試著抓緊滑落的音符。樂園歇業後,杵音消失了,我們繞了半個台灣,在九族文化村找回了那串熟悉的音符。 日前,路過位於大漢溪畔的桃園縣原民館,在熟悉杵歌中,我們讓時間在此停留一個下午,敞開閉塞的思維,諦聽已經久遠了的杵歌時,自木頭撞擊的清脆聲響中竄出的旋律,讓我想起年少時,站在石門水庫湖岸邊,耳際傳來的杵歌,嘴角不自覺泛出笑容…… 橋之眼 微雨的午後,路過大溪老街,緩步走過渡船頭時,被橫跨於大漢溪流上的崁津大橋之倒影嚇著了,多少個晨曦或黃昏從這裡經過,竟然沒有發現如此立體的景觀?遠遠望去,有如一隻明亮的眼睛,臥在靜默的溪流中。 沿著溪水已不多的大漢溪徐行,向崁津大橋的位置靠攏。多年前的景象,在眼眸中逐次醒來,穿梭往來於大漢溪的帆船,讓大溪一度成為北台灣熱絡的小鎮,商人與遊客在靠近溪岸與碼頭的和平路、中山路和中央路穿梭,街道兩旁的商家達三、四百家。時過境遷,在大溪逗留,你只能在古樸的巴洛克式建築中,找到大溪曾經擁有的古典風華。 按下快門的瞬間,我發現崁津大橋那隻眼睛依然明亮,炯炯有神地望著遠方,而遠方是逐漸式微的水運時期的繁華。 前一篇文章 華嚴之心 新年新希望:為地球集氣 下一篇文章 微悟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 作者其他文章詩 九月雪詩 十七公里海岸美哉斯土 桃園古樸聖蹟亭邊境 下邊境 上生活快門 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