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子野無詞不飛花 張先

文/吳東權 |2015.02.26
2414觀看次
字級

文/吳東權

說來奇怪,宋代有兩個張先,均字「子野」,一個生於九九二年,一個生於九九○年;一個是博州高唐人,一個是湖州烏程人;一個善筆札,一個工詞翰,而且都中了進士。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後者。

張先(九九○-一○七八年),作品秀麗勁峭,堆花砌玉。他的一生過得頗為安逸,多與文士詩酒交遊,官至都官郎中,曾任安陸縣令,故又有「張安陸」之稱。鄭振鐸在《中國文學史》中說他:「有技巧而沒有豪邁奔放的氣勢,有纖麗而沒有健全創造的勇氣。」評得頗為中肯。

歷代詩詞作家中,詩人以唐代丘為享壽九十六歲最高,詞人以張先享年八十九歲最長,更特殊的是他在八十歲時還娶了一個十八歲的姑娘;不過後人都抱懷疑態度,不相信這則掌故,但是,張先有詩作為證明:「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而且他的好友蘇軾還吟詩調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傳為千古韻事。

宋儒陳思道《後山詩話》云:「張先善著詞,有云:『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幕捲花影』、『墮輕絮無影』,世稱誦之,謂之『張三影』」;宋人李頎撰《古今詩話》亦云:「有客謂子野曰:『人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目為張三影耶?』客不曉。公曰:『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帘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此公生平所得意也。」可知這「張三中」是人家對他的稱號,而「張三影」則是他自己叫出來的號。

這位張三影,詞中用影字者並不多,如花影、寒影、無影、窺影、清影、旗影、弄影、矇朧影等數處而巳;然而《全宋詞》中著錄他的詞作一七五首,其中用「花」字的最多,共用一一○個字,其他直稱花名的還不算在內,幾乎無詞不飛花。

一般作者,往往忌諱在一首詩詞中重複使用同一字眼,張先卻在同一作品中重複用「花」字。

例如〈天仙子〉:「花接舊枝新蕊吐……看花歲歲比甘棠」;〈木蘭花〉:「人意共憐花月滿,花好月圓人又散。」還有同時用了三個花字,如〈少年遊〉:「常記探花人……探花人向花前老。」

他滿腦子都是花,一下筆,就寫花;閒花、映花、落花、惜花、殘花、迷花、狂花、纈花、飛花、探花、園花、雜花、雙花、風花、看花、搓花、憐花、插花、時花、傍花、好花、仙花、簪花、送花、見花、野花等等,還有獨步花、翦煙花、唐昌花、三月花、畫堂花、亭下花、南園花、暗飛花、拂菱花、黃蜂花……舉不勝舉。

愛花的張先,在一首〈菩薩蠻」中,用了四個花字:「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簾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檀郎故相惱,剛道花枝好。花若勝如奴,花還解語無?」這首詞把男女之間的情愛說得細膩動人,雖然詞中連用四個花字,卻絲亳不覺得重複累贅,後人極為欣賞這首詞,群相仿效,最傳神的要算是明代詩畫家唐寅的詩:「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嬌欲滴。佳人曉起出蘭房,採來對鏡比紅妝。問郎花好儂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見語發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夜伴花眠。」

張先愛以花擬美人:「弄妝人惜花嬌」、「妝樣巧將花草競」;他還知花愁花笑:「桃花無語伴相思」;甚至說人還不如花:「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所以「解語花、人比花嬌」等語,都源自張先筆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