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 米從泥土到嘴唇 爆米香環島吃

 |2015.02.16
3700觀看次
字級
賴咏華計畫開著爆米香車環島,拜訪各地農夫,用當地米做成爆米香給小朋友吃,體驗食農教育。圖/賴咏華提供
圖/賴咏華提供
交大光電系畢業的賴咏華(左),沒和多數大學同學一樣進大廠當科技新貴,他曾在苗栗南庄種過二年水稻。圖/賴咏華提供

【本報新竹訊】「我是稻農,也是土礱及爆米香的師傅。」二十八歲的賴咏華雖是交大光電系畢業,不當科技新貴卻選擇農業,計畫開著爆米香車環島,拜訪十六名農夫,用有當地水土獨特氣味的稻米,做成爆米香給小朋友吃,體驗食農教育。

賴咏華曾在苗栗縣南庄鄉種過二年水稻,學習插秧、撿福壽螺、割稻等,也在廟埕曬過自己種的稻穀,也向土礱老師傅林裕祥拜師學藝,學習製作傳統稻米脫殼工具土礱。賴咏華說,他可能是現今台灣唯一不到七十歲的土礱師。

去年九月,他花四萬元買了一部中古的爆米香機器,摸索二個月學習爆米香,他在清華大學竹蜻蜓綠市集用在地有機米,現場製作販售爆米香,儘管收入不豐,他甘於簡樸生活,心靈富足。

賴咏華說,他的三個職業,剛好涵蓋一粒米從泥土到嘴唇的完整旅程,想要帶動更多人了解在地食材的美好,找回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信任關係。他說,賣場再怎麼強打產地直送,都比不過從農夫朋友手裡,接過方採收的食材更為新鮮,「我希望消費者能吃到有感情、有故事的食物。」

「許多農民往往不知道辛苦種植的農產品最後被誰吃下肚,消費者也不知道食物從哪裡來,如果能讓農夫看見消費者,他們會積極生產優質、安全的產品,消費者也能買得安心。」賴咏華說,賣場有強大的議價能力,能跟上游供應商砍價,因為大盤商砍價、農夫只好捨質取量而多灑的肥料,酸化土壤,最終對農夫與土地造成傷害,卻仍要由台灣島上所有生靈共同承擔。

賴咏華在清大竹蜻蜓綠市集,用在地農友的米,做成爆米香給新竹人吃,希望把這件有意義的事推展全台。他說,想開爆米香車環島拜訪各地農友,用生產的米、做成爆米香,再給當地人吃。

他想要傳達,在地食材即使簡單如米,也能變出多樣化的各種美味呈現,讓大家重新審視在地食材的美好與優越。他希望透過此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食材「從泥土到嘴唇」的過程,非只一輩子都停留在嘴唇那一端。每一分支持和參與,都是一滴滋潤秧苗的露水,集合千萬點滴,終能流河成海。

爆米香環島預計四月初上路,五月底前結束,賴咏華透過募資平台Fliying V網站籌募環島計畫經費,希望集結更多相同理念的力量,做一件讓台灣正向改變的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