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美國報業發行量第三名的紐約時報,發行人在接受訪問時表示,紐約時報正處轉型期,最終可能會停止印刷紙張型式的實體報,轉而全力發展電子報。紐約時報的「實體版」讀者平均年齡四十二歲,擁有一百一十萬訂戶;網路版讀者平均年齡卻是三十七歲,每天有一百五十萬人次選擇閱讀電子報;紐約時報在發行量日漸萎縮,獲力下降的壓力下,只好積極謀求轉型。
報業的寒冬不只發生在台灣,甚至籠罩整個世界,傳統紙張型式的實體報,不但耗用大量紙張,油墨,還得倚賴人力寄送,可以說是和未來講求「無紙化」的趨勢大異其趣,而且實體報在截稿付印之後,就無法跟上隨時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在時效性上也無法吸引生活步調快速的現代人,電子報取代實體報似乎已經是時勢之所趨,無從避免,讓人無法抗拒。
不過,電子報也並不是票房的保證,多年以前曾經吸引許多注意目光的「明日報」,最後也是在當時網路泡沫化之後黯然消失。因此,筆者認為,誠如紐約時報發行人沙茲伯格所說:「讀者上網閱讀紐約時報的目的,不是要看一般部落格式的文章,而是因為他們相信紐約時報的新聞」。可見不管報紙何時會從過去傳統印刷版全面轉變為電子版,一家值得信任,可以依賴,具備特色,口碑良好的報社,永遠都不會被淘汰,善用轉型把報紙的精神傳承下去,反而可以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