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媒體e 化 始能永續

呂一銘(台北市/曾任報社社長) |2007.02.10
330觀看次
字級

對於長期服務報業工作者與讀者來說,有一天變成使用閱讀軟體來讀「無紙」的電子報,可能很不習慣,然而此一嶄新的時代已悄悄地來臨,因為在一個e化的資訊社會,像油墨和紙張反形同一種浪費,大眾已可由電腦的網路世界,閱聽全球二十四小時的資訊,突破報紙的截稿時間。美國著名的紐約時報就有這種覺悟,認為在五年內停掉印刷的報紙,將會變得很自然不過的事。

外電報導,紐約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亞瑟.沙茲伯格在接受以色列「國土」報訪問時,便表示該報正全力朝網路媒體方向發展,因為形勢比人強,報紙發行量連續四年皆大幅下降,像去年第四季財報顯示,旗下的波士頓環球報虧損嚴重,紐約時報公司虧損達六億四千八百萬美元。他指出,十年前報紙是都市生活的焦點,沒有報紙就沒有辦法獲取資訊,但這種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有無數的網路討論區和網站提供各種資訊,如何整合部落格和網路作者的資源,與網路世界對話,已日益重要。

今該報已由一位網路事業主管擔任副總裁,買下經營成績斐然的about .com,加強與讀者互動,記者除報導新聞外,還要寫部落格,主管得定期在網站回答讀者問題。足見時代在變、潮流和環境都在變,如今經營報業型態已然迴異往昔,必須以新思維和作為因應。

看到紐約時報,已率先向網路世界進軍,和新世代的讀者匯合,是求新求變的表率。現在台灣的報業,一樣面臨網路衝擊,唯有積極溶入 網路力求數位化,使平面媒體呈現全方位、多元化的面向,始能抓住閱聽大眾,讓新聞事業得以永續經營發展,才是正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