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為爭取美方支持我國成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貿易談判成員,行政院決議開放美牛食道肌等六項非屬內臟的牛雜進口。
令人不禁要問:用國人的健康換取經濟發展,值得嗎?
醫學專家表示,解禁的六項牛雜雖然非屬內臟,但都是靠近腦部、脊髓的軟組織,病菌有可能潛藏其中,屠宰過程,變異普利昂蛋白也可能噴濺沾染這些軟組織,政府不應讓民眾冒風險。
開放美牛以健康換經濟的做法,讓我想起鹿港反杜邦的往事,當年杜邦有意到彰濱工業區設廠,因產品有汙染之虞,鹿港鎮民群起反對,反杜邦的壁報陳列在中山路兩旁,到處都是反對的標語和黃絲帶,這是我這輩子所見過最團結、最徹底,也是最激烈的環保抗爭運動。
後來杜邦使出「利誘」,公開宣稱只要順利設廠,每年將提供鹿港人多少就業機會,並且每年回饋地方數億元,結果鹿港鄉親回應:有骨氣的鹿港人,要鄉土,不要錢。最後杜邦在鹿港設廠的計畫鎩羽而歸。
開放美牛雜進口能否換得TPP,尚屬未定之數,但美牛牛雜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十分明確,政府為經濟發展,犧牲國人健康,這樣政策對嗎?
鹿港人寧願窮一點,健康第一;寧願不要錢,也要土地不受汙染。這點骨氣和堅持,值得全民深思!
蔡志鏗(台北市/退休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