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蘇偉
背離常軌去流浪
生命會找到出口
「我相信你一定會給自己最好的選擇,你一直都是一個最棒的孩子。」這是我經常反覆對孩子說的話。孩子的正常和理性,來自於良性互動的歷程;父母因為擔心害怕的困擾,急於要孩子符合父母期待的作為,是造成孩子情緒失控的重要原因。
如果孩子堅持要以不理性的方式對抗父母和老師,我也會尊重他的決定。背離常軌、一個人獨處和流浪的經驗、心中的掙扎與交戰的經驗,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嘗試。孩子堅持一定要這樣,父母也不一定要堅持到底,偶爾請個假讓孩子喘口氣,轉換一下不同的場景,體驗不同的生命經驗,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人生多滋味,但為什麼一定要可口和香甜?偶爾嘗一下苦悶和酸澀的滋味,對孩子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不曾笨過的人,是不了解聰明是何滋味;不曾犯過錯的人,很難堅守正道,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孩子有權利犯錯,犯錯也是種學習。
任何生命的經驗,都是有意義和價值的,讓孩子有多元生命的經驗,他的未來就有多元的包容和可能性!
孩子讓父母抓狂,是多棒的學習機會,父母要從中了解自己在乎看重的是什麼。父母不是權威的要孩子全盤接收,而是要思考如何有效傳達自己的想法。說服孩子接受我們的想法,靠的不是蠻橫的權力,而是智慧。
「孩子正在複製我們的生命經驗,他被了解過、被愛過,才有能力了解別人和愛別人。」
如果我們能選擇一份禮物,讓孩子終生受用,這份禮物應該是一種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任何人、事、物都用一種學習和提升自我的態度面對。
「事情沒有好壞,只有想法不同。」
「人沒有好或壞,只有個性不一樣。」
無條件賞識孩子
預告他定會成功
孩子未來能否有不一樣的發展,知識能力當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與自我和他人的互動能力。孩子能用正向積極的方式賞識每一個生命的獨特,能用正向積極的態度,激發每一個人去為自己做最大的努力,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生命的經驗中,他曾經被了解和賞識過。
「妳的孩子絕不是冤親和債主,他是來報恩的,他會是上天賜給這個世界的恩典和禮物。」
學習用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問題,再難搞的小孩子都會有亮麗的未來,關鍵是父母是否願意持續地學習和成長。
「無條件賞識孩子,並用正向的方式預告他的成功,孩子一定會讓妳看到愈來愈好。」
這位焦慮的媽媽似乎懂得我的意思,看著她的孩子怯怯地走過來,她迎向前去抱著他,「家鴻真的很棒,把自己照顧得那麼好,讓媽媽聽了一場很棒的演講,媽媽以你為榮。」
孩子漲紅著臉,結巴地告訴媽媽,他在校園裡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他假日有空還想到學校來,他沒想到學校原來還有許多他不知道的祕密基地!
孩子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和光芒,媽媽受到孩子的激勵,感動地眼淚流了下來,回過頭來感謝我。
「盧老師說得對,要孩子改變,父母要先學習改變,父母願意改變了,就不會有讓父母抓狂的小孩。」
看著母子親密互動的背影,心中有許多感觸,每一個孩子都有著獨特和卓越,關鍵是他幸運與否,能遇到願意學習和成長的父母。衷心祝福家鴻和他的爸媽!也祝福所有的父母都能因學習和成長「離苦得樂」!
(本文出自天下雜誌出版《幹嘛要他想得跟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