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同社區昨天辦尾牙,里內各餐飲業者各出一道菜,讓里民品嘗,氣氛溫馨。圖/鄭宏斌
【本報台南訊】台南市中西區銀同里與「就是如此生活」社區工作站昨天辦尾牙,各商店各出一道菜,讓里民和長者品嘗,餐桌上充滿異國風味,氣氛相當熱絡。
「希望透過『就是如此生活』社區工作站,翻轉商業地區對長者排外、住戶之間冷漠的型態。」主持社區工作站的成大建築學系副教授陳世明指出,該社區工作站是由數名成大建築系所研究生擔任社區研究員,在里內組成「社區平台」,進駐銀同里二年來,不僅與銀同里長鄭雀燕保持良好溝通,並試圖拉近商店業者和社區住戶的距離。
以「促進住商融合,提升居住品質」為願景的工作站,社區研究員必須深根社區,訪談住戶,同時定期舉辦聚會,讓業者和里民對「在地特色」有所共識,並辦《銀同店仔報》,刊載社區近況、店家和里民意見,資訊公開透明,以減少紛爭。
鄭雀燕指出,以里內某咖啡館為例,原本因為停車、噪音和隱私問題,與附近居民不甚融洽,遭到檢舉,後來透過社區平台和居民溝通後,現在除了自主管理外,也會贊助甜點給社區當點心,而附近長者,若遇到找不到咖啡館的顧客,也會主動幫忙帶路。
在銀同里開業的業者認為,社區辦公室對於環境改造成果,有目共睹,而且也喜歡社區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