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預防再次中風,一名六十多歲男子近三年持續服用阿斯匹靈等抗血小板劑,最近天冷,吃了麻辣鍋,頭暈、胃部悶痛,解黑便,精神低落,檢查低血壓及胃出血、胃潰瘍。
林口長庚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李宗海指出,腦中風可分為缺血、出血等兩大類型,以缺血性中風居多,占七至八成,為預防再中風,需服用阿斯匹靈、Clopidogrel(如保栓通)等抗血小板藥物。
但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尤其阿斯匹靈,有些病患會胃腸道出血,導致解黑便、胃潰瘍、身體不適等副作用,不少患者害怕副作用停藥,增加再中風風險,造成終身遺憾。
最近刊登於國際期刊的一篇研究,分析二○○三年至二○○九年台灣健保資料庫腦中風患者資料,剔除心房顫動及醫囑性不夠、經常中斷用藥等患者,發現即使之前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每年仍有百分之十四點五患者再度發生腦中風,但服用clopidogrel患者,每年只有百分之八點八患者再度發生腦中風。研究分析,服用阿斯匹靈仍發生中風,如改服用Clopidogrel,會比繼續使用阿斯匹靈患者降低百分之四十六再中風機率。
李宗海指出,中風是造成肢體殘障主因,統計顯示,腦中風僅有三分之一能進步到返回工作崗位或有輕微神經學障礙,三分之一肢體不便,需人照顧,三分之一不幸死亡或重殘終身臥床。他建議有多項中風危險因子的民眾,應多運動、控制體重,有中風家族史者更應提高警覺,三高患者應依照醫師指示服藥。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切忌自行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