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拖鞋汙染 變肯亞藝術名牌

 |2015.02.05
2522觀看次
字級
肯亞拖鞋回收創意公司「OCEAN-SOLE」分工明確,從回收、清洗、切割,到工匠用剪刀等簡易工具創作藝術品,將產品和環保理念一起推廣至國外。圖/美聯社
肯亞拖鞋回收創意公司「OCEAN-SOLE」分工明確,從回收、清洗、切割,到工匠用剪刀等簡易工具創作藝術品,將產品和環保理念一起推廣至國外。圖/美聯社
肯亞拖鞋回收創意公司「OCEAN-SOLE」分工明確,從回收、清洗、切割,到工匠用剪刀等簡易工具創作藝術品,將產品和環保理念一起推廣至國外。圖/美聯社

【新華社電】拖鞋、藝術和愛海洋有什麼關係?肯亞有群人把這三者串在一起,中心目標是「環保」,把「海洋殺手」舊拖鞋製成手工藝品和玩具,將產品和環保理念一起推向世界。

創意基地就在肯亞人朱莉.丘奇(Julie Church)、愛爾蘭人戴斯蒙德.西爾茲(Desmond Shiels)經營的拖鞋回收創意公司「OCEAN-SOLE」。

一九六○年代,橡膠拖鞋開始在肯亞流行,但它是海洋環境的殺手。在東非地區,橡膠拖鞋是海洋第二大汙染源,也是最難回收處理的汙染源。

一九九七年,朱莉在肯亞東北部海洋自然保護區工作時,發現兒童用海邊的廢拖鞋製作玩具,靈機一動,「我開始鼓勵媽媽們回收舊拖鞋,加工製作成玩具和藝品。一九九九年,兩位媽媽把拖鞋藝品帶到肯亞首都奈洛比耶誕市場銷售,很受歡迎,我們還得到瑞士自然基金會的一筆訂單。」

在朱莉帶動下,拖鞋加工規模不斷擴大;二○○五年她成立「OCEAN-SOLE」 公司,專門生產拖鞋藝品。

二○一一年,同樣熱愛蔚藍大海的愛爾蘭人戴斯蒙德與肯亞籍妻子到肯亞短住,被朱莉的熱忱打動,戴斯蒙德決定留下。他說:「留下來的原因是,我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愈來愈多人喜歡我們的產品和理念。」他現在是OCEAN-SOLE公司執行長。

工廠分回收、清洗、切割、打磨、加工、驗收幾個區域,面積不大但分工明確。工人用簡單的刀子、剪刀,發揮創造力,將繽紛的塑膠塊裁剪、拼接、雕刻,製成裝飾品、耳環和杯墊等。

戴斯蒙德說,他們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大部分工人是傳統木雕工匠,過去他們刻木雕賣給遊客,但遊客是季節性的,不能保證他們收入穩定。」戴斯蒙德說,公司核心團隊有五十人,視訂單情況加雇一些人,此外為公司提供廢拖鞋的回收站也有數百人工作。

如今,舊拖鞋變身的產品已從奈洛比耶誕市場,擴及義大利、瑞典、法國、英國和美國,從動物園、博物館走到時裝周藝術展,由此,公司傳達愛海洋的理念也廣為人知。

朱莉說,高昂運費是公司一大挑戰,「所以我們打算在美國建立銷售中心,並開始架設網路銷售管道」 。

戴斯蒙德說,「中國哲學中很重要的思想是與自然和諧共處,這與我們的理念一致」,他希望產品有一天走入華人市場。

朱莉說,公司正在發展與科研機構的合作,研發新環保產品。戴斯蒙德說,海洋汙染不只是肯亞的問題,而是全球性問題,「我們想用產品與工業界對話,希望他們開始思考該生產什麼樣的產品、用怎樣的方式生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