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建於一一九○年的法國羅浮宮,是世界上訪客最多的博物館,羅浮宮館長馬蒂尼茲正祕密計畫他的「小革命」,在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下方接待大廳,羅浮宮正進行為期兩年、總金額五千三百五十萬歐元(約台幣二十億四千四百萬元)的改造計畫。
羅浮宮每年有九百多萬訪客,大都是首次造訪的藝術新手。改造計畫以清楚的資訊協助這些訪客。
二十四歲土耳其人伊拉特說:「我們找不到米開朗基羅的畫作,在羅浮宮就像置身『達文西密碼』。」二十七歲以色列人巴瑞爾在參觀行程中多次折返。他說:「無法加入影音導覽,我真的很失望,因為所有的說明都是法文。」十八歲時裝設計學生金伯莉.塞巴斯抱怨:「羅浮宮真的很大,很難找,若不是我們教授,我們會迷路。」
從二○一三年四月起擔任羅浮宮館長的馬蒂尼茲,這些抱怨他都聽見了,他打算改善接待大廳,那裡訪客大排長龍、雜亂等候,許多人在那裡迷了路。他還打算更換館內以法文說明該館藏的四萬個橫幅、牆上文字、標誌及符號。將以英文及西班牙文讓所有指標更清晰易懂,方便大多數訪客在偌大的博物館內找到廁所或看到蒙娜麗莎。也將羅浮宮三個入口擴大為五個,詢問處和售票窗口將以更合理的安排。
馬蒂尼茲說:「羅浮宮不是書本,而是可看可觸摸的東西。我們必須做一番改變,嘗試提高訪客對法國藝術的了解。」面對每年八十五萬名造訪羅浮宮的法國學生,打算把其中一部分導向一個有多項展覽的教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