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社區大學「國際語文類」課程,單一課程一學期十八周、學費三千元,被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嫌太低廉,有意調漲社區大學學費,因為這樣才請得起「大咖」老師。
姑且不論是否該迷信「大咖」老師,學員的學習成效才能更好,如果學費太昂貴,是否影響到學習的意願以及招生的成效,應該要慎重些。
社區大學的課程並不以授予大學學位為宗旨,是針對有學習興趣的社區民眾為主,因為政府有補助,所以價格比較低廉,它的屬性是彈性、多元豐富,滿足成年人再進修。所以學費價位不可能比照補習班,否則社區民眾何必選擇到社區大學上課呢?
社區大學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民眾進修,如果堅持高學費,聘請「大咖」老師授課,恐怕會犧牲了社區大學特有的屬性,那反而得不償失。
花東地區許多社區大學都在原住民部落開課,就我所知玉里松年大學的課程,多以滿足老年人休閒、技藝、語言、基礎電腦教學為主,況且老年人已經沒有工作收入了,以補習班標準調高學費價格並不合宜。
社區大學的設置,讓社區民眾終身學習的需求獲得滿足,也可以是上班族進修、學習的場所,提升就業的競爭力。
課程開設愈彈性多元,學生就愈有上課意願;老師只要有專業或技藝,不論是否「大咖」,都應該可以擔任教學工作,足以幫助學員成長。如今,想要調高學費,社區大學的「入學率」可能會受到影響。
因應老年、少子化加劇,許多大學將被迫退場,這些校地可提供作為社區大學使用,屆時師資來源不虞匱乏,如果能善加利用,維持低廉的學費,不但可以解決流浪教授的問題,也能促進社區大學蓬勃發展,學生多了,鐘點費也就水漲船高,還擔心請不起「大咖」老師嗎?
李又青(花蓮縣/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