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沙提雅提在張榮發基金會演講,分享長年致力拯救童工及爭取兒童人權運動的心得。
沙提雅提(左)與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錢復握手致意。圖/中央社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二○一四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凱拉許.沙提雅提(Kailash Satyarthi),受外交部邀請來台,分享「反對童工運動及讓八萬名兒童免受各種形式奴役」的歷程。沙提雅提特別讚揚台灣是慈悲的土地,得獎後所以不去歐美、先到台灣,是因為過去從台灣國際義工口中,得知台灣的美麗與為貧弱奮鬥的精神,訪台可以說是圓夢。
演講首先播放沙提雅提所屬「BBA基金會」與伊甸基金會、微客公益行動協會合作過的影片,與會貴賓及台灣非營利組織工作者都被他感性表達畢生的奮鬥目標所感動,現場響起熱烈掌聲。馬英九總統及外交部長林永樂均出席致詞。
早就感受 台灣人對孩子的愛
沙提雅提強調,來台灣是因為相信台灣對年輕人與兒童充滿愛,在過去與台灣義工合作時,就感受到台灣人對孩子的愛。接著他描述自己在推動反童工、奴役及剝削的過程,最大的障礙來自沒有人意識到「童工是個大問題」。
在提到最近恐怖事件頻傳,許多孩子成為受害者時,他激動的表示:「希望自己是人質,用子彈的人似乎不知道,書與筆的道德力量比子彈還大上數百倍!有一天世界會明白這個道理。」他深信宗教都是慈悲的,不該有孩子受到邪惡力量吸引,應像台灣一樣,有一萬一千名青年義工慈悲的到世界各地協助需要幫助的人。
世界上有超過五十萬名孩子沒有自由,八千五百萬的孩子生活惡劣,除了童工之外,還有娃娃兵、雛妓,孩子手上拿的不是玩具,是工具和槍,為了活著必須全職工作,沒有乾淨飲用水,也沒有預防疾病,然而問題可被解決,如同印度能掃除文盲,孩子一樣可以安心上學、玩樂、享受童年時光,只要將一星期的軍事預算、歐洲化妝品收入的六分之一或美國香菸五分之一用在教育,二十年內孩子的報酬率可以是七倍。
不放棄 自由的力量就會勝出
台大學生問沙提雅提拯救孩子的最大阻礙為何?沙提雅提說,困難在於讓「不了解及不在乎法律的人」知道他的訴求,不過「只要人們不放棄,自由的力量就會勝出!」
會後,沙提雅提透露自己對台灣寄予厚望:「世界上仍有奴役制度是可恥的事,而受害者竟是兒童,不啻對人性、人權和尊嚴的挑戰。」他欽佩台灣在政治外交阻礙下,仍關心弱勢,建議台灣的在地組織加入全球義工組織,分享彼此的經驗,讓資源能相互運用,並認為台灣在國際上要扮演領導角色,一起反暴力。
此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他笑說,有一萬一千個單位邀他演說,許多人奉他為VIP,他覺得自己的責任更重了,而得獎對他最直接的改變,就是凡事都想更「和平」,例如對太太的嘮叨,他開始會讓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