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爆發禽流感,規模更勝以往,民眾憂心是否會爆發大規模疫情,影響人體健康與肉品、蛋類供應,質疑政府相關部門是否隱匿疫情。
此次疫情再透露出政府在因應危機與維護民眾食安上,長期存在問題。
政府官員為減輕外界壓力,習慣把原因推給外來病原菌,像此次未完全確認病因前,就把病源推給候鳥。
國際禽流感與野鳥工作小組指出,雖然野鳥被認為與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播有關。但根據以往經驗,將公眾注意力集中在野鳥,忽略其他可能的病毒載體,會使原本的處理疾病防控的力量,錯誤分散。
這不但造成養殖場及經濟損失,更為保育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官員談及疫情慎言,讓專業說話,才能正確診斷對症下藥。
其次發病到外界知悉,已經有一段時間,遭致外界隱匿疫情指責時,政府部門總以避免造成消費者恐慌與影響業者生計為由,封鎖消息,私下處理,讓疫情大爆發,引來更大責難。
適時開誠布公主動提供相關資訊,備妥因應對策與民眾、媒體充分溝通,讓民眾不會恐慌,才是執政團隊應有的態度,不能避重就輕,就想保住官位。
民眾總感覺政府維護消費者食安老是慢半拍。民眾憤怒的是為何總是吃下肚,才告訴他們哪些食品有毒。
國外許多研究機構坦承,另一場大規模禽流感爆發,只是早晚問題。國人不禁想問,相關機構重大疫病處理標準作業流程為何是否演練過?
禽流感H5N8病毒最近數月於荷蘭雞、德國東北部火雞及日本、南韓、中國大陸造成流行,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等人,經常提醒政府要加強防疫與存在缺失,政府應提高警覺加強防範,聽者藐藐不以為意,真是雞同鴨講。
我們活在一個潛在威脅不斷增生的年代,尤其病毒變異快速,毒性愈來愈強,對人類生命威脅愈來愈大,光靠政府力量無法因應。
為鼓動學術單位或民間企業投入禽流感相關研究,行政院應要求相關部門如農委會、衛生署等公開過去委託研究禽流感資料,免費供外界使用,加快研究步伐符合政府的宣示。
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