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靜(左)經常一早上工就收到顧客補付前一晚買花的錢,雙方以互信模式買花、賣花,感受人性光明的一面。圖/蘇郁涵
【本報高雄訊】高雄市橋頭市場內有家「誠信花攤」,老闆陳淑靜體貼晚上急需買花的民眾,打烊後還特別放幾束花在架上,並留下字條,要客人改天再來付錢。陳淑靜說,營業五年來,每個客人都很誠實,不曾發生有人拿了花就落跑事件,「能以這種互信模式賣花感覺很溫馨」。
陳淑靜在橋頭市場擺攤超過二十年,她曾聽客人「抱怨」,「初一、十五晚上,家裡急需用花卻買不到花,很困擾」,她為了體貼這群老顧客,決定打烊後留幾束花,讓有需要的民眾拿取,「有空再來付帳就好」。
她把這個構想告訴親朋好友後,很多人都勸她「不要這麼做」,「現在不比以前,人心不古了」、「你不怕有人拿了花就落跑,你會賠錢啦」,但她「不怕」,「我相信人性本善,大家都會很誠實」。為了讓客人安心取花,她特別在花架上架設黃色告示牌,上面寫著「如需買花,請君自取,何時有空,再來買單」。
她的貼心舉動,讓買花顧客看了都「內心暖暖」,不過,不喜歡「賒帳」的民眾,還是會在花架內放入百元紙鈔,擔心錢放在裡頭會被偷的民眾,則會在隔天一早親自上門付錢,並跟陳淑靜道聲「謝謝」。
「事實證明,人性本善」,陳淑靜說,她用這套互信模式賣花沒有虧錢過,「大家都很誠實的付帳」,即使有些民眾無法立即付錢,但之後經過市場一定會補付帳,並一臉歉意,「這說明了人與人之間只要真誠互動,社會就會和諧,還是充滿光明面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