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造成這波中南部「鵝暴斃、鴨不下蛋」疫情的「凶手」,經過防檢局確認,是禽流感病毒作祟。病毒有兩種,一是去年底在南韓爆發、全球流行的H5N8病毒,今年首度訪台,另一種則經「中韓混血」的新型H5N2病毒,不僅台灣首現、也是全球首見。
昨防檢局初步檢驗出爐,在雲嘉南屏四縣市、共二十四個疑似爆發疫情的鵝鴨養殖場中,有六個養殖場驗出禽流感病毒,其中嘉義染的是H5N8病毒,雲林、屏東染的則是新型H5N2病毒。
中興大學獸醫系教授沈瑞鴻解釋,H5N8去年不僅出現在韓國,廣布日本、義大利、荷蘭、美國等地區,今年初第一次傳到台灣。
沈瑞鴻說,新型的H5N2病毒,則應該是韓國H5N8中的「H5」,和二○一一年在大陸吉林流行的H5N2的「N2」混合而成的「中韓混血」突變病毒,可能是候鳥群互相接觸時,病毒在群間變異的。
防檢局推測,這兩種病毒應皆是由候鳥攜入台灣境內,再感染給飼養在西部沿海的鴨鵝。
要注意的是,沈瑞鴻指出這兩株病毒的血凝素「H5」,都帶有六個鹼基,原則上鹼基越多、毒性越強,過去台灣最多只出現過「H」帶有四個鹼基的病毒,因此這也是第一次台灣有這麼強的禽流感病毒出現。
蔡向榮說,此二病毒的強感染力,讓原本抵抗力好、不易染病的鴨鵝,這次在感染後,就快速發病甚至死亡,禽病學專家謝快樂教授則嚴正警告,若這波強病毒傳給更易染病的雞群,就「不得了了!會一發不可收拾!」
防檢局昨晚已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並祭出八大措施,包括全面撲殺染疫鴨鵝、養殖場全面消毒、禁止疑似疫區的鴨鵝任意移動,甚至要求自今天起到周三中午,全國水禽屠宰場停止屠宰兩天半,以杜絕疫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