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遠距雲端 老齡生活更smart 羅智華 |2015.01.10 語音朗讀 35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日本百歲雙胞胎人瑞金銀婆婆在世時總是笑口常開,讓人羨慕她們的老年生活。圖∕路透 活到老就要動到老,才能身心都健康。圖/林秀明 東南科大團隊研發遠距醫療系統,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家看病無阻礙。圖/記者羅智華 勤益科大研發雲端智慧務,可為長者打造友善貼心的生活環境。圖/記者羅智華 文/記者羅智華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台灣截至今年六月為止,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總數已經達到兩百六十多萬人,比例達總人口一成以上;三年後將持續提升至一成四,到了民國一百一十四年,老齡人口比例更將增加到占全國人口比例兩成以上,平均每五個台灣人之中就有一個是老年人,面對這股來勢洶洶的高齡化社會浪潮,你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了呢? 許多民眾應該都還記得十幾年前曾引起國際矚目的日本知名雙胞胎人瑞─金婆婆與銀婆婆,以一百多歲高齡辭世的他們在世時笑口常開、熱情洋溢的模樣至今仍留在不少人心中,甚至還被日本女性視為典範,認為這是步入老年後最理想的銀髮人生。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但一般人想要步入老年時還能擁有一顆可以保持學習熱忱的靈活腦袋,箇中關鍵得仰賴勇健的身體與良好的生理機能。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老齡人口醫療需求也跟著提升,如何打造一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幫助老人家活得有尊嚴的生活環境也就更顯重要。看準這股趨勢,不少專家學者也從銀髮族立場出發,量身打造適合高齡人口的醫療設備與生活環境。 像是勤益科技大學團隊就運用時下最流行的雲端運算作為架構,設計出讓老年人日常生活更方便安全的勤益智慧屋,屋內不但裝設了溫度、濕度、照明度等各種感測器,可依老年人需求來進行環境監控與居家空調與燈具調控等,還裝設了一氧化碳感測器,避免發生瓦斯外洩時來不及逃生,為爺爺、奶奶的居家安全做好第一線把關。貼心又科技化的聰明設計也讓研究團隊在去年的第29屆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上表現亮眼、榮獲評審青睞,一舉拿下金牌獎殊榮。 除此之外,也有團隊考量老人家行動不方便、無法長途跋涉到醫院就醫,而共同發想遠距離醫療設備。像是東南科技大學師生就腦力激盪,聯手研發可用手機聽診的「遠距離聽診系統」。 即使臥病在床、行動不便,醫師也可以為長輩量測心電訊號,進行遠端聽診,讓現代科技為居家療護帶來更多便利,讓不方便出門看醫生的阿公阿嬤,也同樣能減輕生理病痛。 「你我都會老、都可能會生病,如何讓晚年醫療生活更方便,將是未來科技發展趨勢」,研發學者盧並裕表示,對地處偏遠或行動能力有障礙、出門不便的長輩來說,要看醫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團隊才會想到何不利用手機功能來研發「遠距離聽診系統」,只要將手機接上聽診器,並將儀器頂端放置於胸前,就可將心肺音錄製下來給醫生聆聽、判斷患者生理情況,讓科技縮短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 前一篇文章 土壤由岩石 風化而來 性質可分為十二土綱 下一篇文章 科技新鮮事 智慧花盆 懶人變身園藝達人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昆蟲大觀園 春天宛如昆蟲起床號過猶不及 濫用疫苗恐致病毒變異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三:美俄又見月球用氫能 打造電動車不怕冒黑煙2015國際光年 探索生命能量源頭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二: 歐洲的繞月小船 作者其他文章沉浸感黑洞視覺 《靈魂》探討生死葉火城 火炎山下錦中60創新藝 彰化美術館饗眾宇宙快速電波爆 逾半屬重複型繁星錄取率99.2% 南華大學近滿招本土鳥類化身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