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喝屠蘇酒的金甌永固杯。
圖/邱德祥
清朝沈振麟繪〈狸奴角藻〉。圖/邱德祥
【本報台北訊】國立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在展出的「屠蘇酒—皇帝新春的第一杯酒」特展,展場重現乾隆皇喝春酒的酒器陳設,公布「屠蘇酒」祕方,以及與春酒有關的典籍、書畫和酒器,讓民眾可一窺乾隆皇帝怎麼喝春酒?
故宮器物處助理研究員侯怡利指出,每年農曆元旦子時,乾隆皇帝會在養心殿東暖閣舉行開筆儀式,他以代表國家穩固的「金甌永固杯」飲用屠蘇酒,點燃「玉燭長調燭台」上象徵風調雨順的蠟燭,再持萬年青筆寫下祝願吉語,並翻當年曆書,祈願國泰民安。
「金甌永固杯」是乾隆為開筆儀式創製的「春酒專杯」,然而元旦飲屠蘇酒並非皇室特權,而是流傳已久的民間習俗。古人認為,元旦服用屠蘇酒除了迎接新歲,還可辟除疾病與瘟癘、延命長壽。
「屠蘇」之名有兩種說法,一說「蘇虺」是鬼名,屠蘇意為「殺鬼」,另一說屠蘇是草庵名,推廣此藥方之人居於草庵中,因不知其名,以屠蘇命名,並取其「屠絕鬼氣,蘇醒人魂」之意。
屠蘇酒源於名醫華陀的藥方,配方包括大黃、川椒、桂心、桔梗、烏頭、防風等藥材,古人在除夕時將這些藥材裝入絹囊,懸掛於井底;元旦取出、入藥材於酒中,全家人由年少至年長,依序面東飲之。這種由少至長的飲用順序,除了為幼者賀歲,更有為長者延壽之意。
日本承襲農曆元旦飲屠蘇酒的傳統,只是他們把藥材細切後,製成如茶包的「屠蘇散」替代。除夕夜時將屠蘇散浸泡酒中,元旦清晨全家團聚時,共飲屠蘇酒歡慶。在台灣,則有南投埔里瀛海城隍廟於春節期間,備屠蘇酒供信眾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