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聲辨位 乒乓出自信

 |2015.01.10
1786觀看次
字級
教練馬越(左)正在指導視障小球員。圖/新華社
小球員在發球前用手觸摸邊線,以確定發球位置。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打桌球,可鍛鍊人的反應能力和戰術意識,尤其需要好眼力。在大陸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有一支「乒乓」球隊,隊員都是二、三年級的視障生,他們只能在黑暗中揮舞球拍,感受大陸國球的魅力。

盲人桌球的球桌形狀、大小與專業的大致相同,只是兩側豎起了一公分的邊界,以判定球是否出界。球桌中間的攔網離案有一顆球的高度,回球時,球是從網下穿過去的,不像「正常桌球」是越網而過的。球拍和球也都是特製的;拍子較大些、兩邊不黏膠皮,球內有個類似金屬的小東西,球員就是靠球滾動時發出的聲音,「聽聲辨位」,把球推到對方區域,算是完成一次進攻。

八歲的華天玉上場了。她戴著眼罩、微微側著頭,耳朵衝著前方。比賽開始,屋裡瞬間安靜了下來,拍子在桌上推動著,球兒一來一回;認真的神情顯示她對這項運動的喜愛。

教練馬越表示,這支球隊是二○一四年十月組成,共有十多個隊員。孩子眼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比賽時都要戴上眼罩。其中年齡最大的是十七歲王朝陽,二○一三年還參加了省級身障人士運動會的「乒乓」球賽。馬越說:「乒乓球帶給這些視障孩子無限希望,他們透過乒乓球,不僅鍛鍊了身體、感受到運動的快樂,也打開他們封閉的世界,增強自強自立的信心,在這裡和同伴們合作、交流,帶給他們不一樣的『光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