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晚飯的新聞時間,幾乎被阿扁釋放與否的新聞淹沒,而台灣將要缺水限水這樣重大民生議題,以及近來茶葉、豆干、泡麵等食安問題再現的重大警訊,竟淪落到匆匆帶過的小事。
或許二姐江蕙的演唱會,真是能平撫諸多百姓受傷心靈的一劑良藥,但是每天報導不脫黃牛如何猖狂,多少人買不到票,在媒體以及網路上抱怨,老實說,再美好的歌聲,也被這些負面消息蒙上了塵。
既然為之新聞,人民有知的權利,自當將你我生活周遭發生的重要事件,詳實的告知人民,才不枉做為第四權媒體的作用。
任由媒體這樣荼毒民眾的視聽,將這些吵吵鬧鬧的新聞大肆宣傳,倘若是有小孩子的家庭,要做父母的觀眾,該如何向孩子們解釋今日社會上的運作常態呢?
抱著一股遺憾的心態,吞下了嚼之無味的晚餐,配著彷彿低級綜藝節目的晚間新聞,我選擇關上電視,不再讓鬧哄哄的公眾人物影響我的心情。
希望媒體能夠抱持著揭櫫社會不公,報導人民所需的高尚心態,主掌民眾知的權利。讓人民在知的權利下,能夠接收到更宏觀的社會脈動,而非僅是政客的口水與公眾人物的關門房事。
而諸如此類的花邊新聞,就讓它留在娛樂版的一角就好了,不必放在晚間新聞頭條大書特書了。
黃建騰(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