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費爾在台北舉辦新書《眠月之山》記者會,對於台灣人的友善,不禁感動的流下淚來。江蕙無法到場,送花及卡片祝賀。圖/趙文彬
紐西蘭費爾在台北舉辦新書《眠月之山》記者會,對於台灣人的友善,不禁感動的流下淚來。江蕙無法到場,送花及卡片祝賀。圖/趙文彬
【本報台北訊】「她是格林童話裡的吹笛手,吹出人生最濃縮的苦,最純然的愛。」紐西蘭人費爾如此形容台語天后江蕙。費爾不懂中文,卻跟著江蕙的歌聲串起和台灣的奇妙緣分。他昨來台發表新書《眠月之山》,記錄這一場由歌聲串成的驚奇之旅。
江蕙未出席新書發表會,以卡片表達對費爾的祝賀:「希望台灣人的溫暖,可以讓你把這裡當成第二個家。」費爾則送給江蕙他親繪的江蕙肖像。聽到江蕙告別演唱會的搶票風暴,費爾表示,希望自己也有機會搶到票。
一九九八年,費爾兒子魯本來台登山失蹤。年底費爾抵台尋子,身上掛著貼著兒子照片的告示牌,獨自漂泊於阿里山山區。某次搭車上山的路途中,收音機傳來江蕙的〈半醉半清醒〉。
「我從未聽過這樣的聲音,像遠方霧林一樣的遙遠神祕。彷彿不知從何而來的水流,輕輕托住我的憂傷,喚起我心中種種美好的經驗。」費爾表示,這歌聲唱的是「人們受傷的感情」,溫柔卻堅強,「讓人無法藏匿心中的委屈、遺憾、綿綿的思念」。
過了幾天,費爾又在計程車裡聽到這個歌聲。他向司機詢問歌手名字,兩人雞同鴨講。萍水相逢的司機,下車買了一張江蕙CD送給費爾。
費爾前後六次來台尋子,無功而返。台灣人對他的幫助和熱情,讓他愛上這個奪去愛子性命的島嶼。離台前,他在江蕙部落格留言感謝。費爾的故事被作家劉克襄寫成文章,二○一○年,江蕙邀費爾為演唱會嘉賓,為他演唱〈半醉半清醒〉。劉克襄表示,江蕙還和江淑娜合唱〈風吹的願望〉,讓費爾當場飆淚。
「我寫的不是英雄故事,而是一個充滿困惑的父親,受到台灣人熱情的幫助。」費爾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我希望透過它告訴你們,台灣最美好的部分,是人對人的溫暖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