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一○二年起推動大學課程分流計畫,強化實務教學、縮短學用落差,兩年來補助一百二十四案,第一年計畫已展現成果,台灣大學土木系設計實務課,為南投縣溪頭實驗林野溪設計橋梁;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則帶領學生自創品牌「Praxes」,前往美國紐約參展,第一季就接獲訂單。
為扭轉大學「重學術、輕實務」,落實學用合一,教育部補助大學推動課程分流計畫,根據各系所定位與特色,規畫實務及應用導向課程,並邀產業參與課程設計、教學與活動。
教育部高教司統計,第一年補助二十九校三十九案,每案最多補助二百五十萬元;第二年則倍增補助五十校八十五案。獲得補助的系所,要確保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成績評量都符合實務導向,且要有支持教師投入實務教學的升等與鼓勵配套措施。第一年獲補助的系所,在課程與教學皆有嶄新面貌。
台大土木系教授卡艾瑋表示,以土木系推動的「從設計工坊走到營建工址」計畫為例,針對高年級生開設系列土木設計實務課程,這學期請學生為台大溪頭實驗林的野溪,設計一座寬二十公尺的橋,由他與另一位業界結構技師上課。
卡艾瑋說,學生要針對溪頭林地地形、氣候等因素,設計橋梁基地與結構,一旦實驗林管理處近日開會決定接受設計案,會再請專業結構技師細部規畫,下學期就發包動工;學生還可透過實習,參與監工等實際作業,學生認為收穫良多。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則推動「Praxes國際品牌養成班」,系主任許鳳玉表示,計畫主要是帶領學生在前年創立服裝品牌「Praxes」,從企畫、設計、赴紐約參展行銷,乃至生產、銷售,學生都實務操作。
「設計出好的衣服,不見得能賣得好。」許鳳玉指出,參與品牌養成班的學生,從無到有,每一環節都要參與,讓他們對服裝時尚業有更全面、更務實的看法,不致於曲高和寡。學生的付出沒白費,品牌創立後,去年第一季就接到國外訂單,雖然只有五百多件衣服,但對師生是一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