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昨天開始進入行動支付時代,透過台灣行動支付公司「PSP TSM平台」正式上線,手機可兼具金融卡、信用卡功能,「嗶一聲」就可在全球近三百萬家特約商店刷卡消費。台灣行動支付公司表示,將以三年發行百萬張「行動金融卡」及「行動信用卡」,千億元交易規模為目標。
為緊抓手機「嗶」商機,由聯合信用卡中心、台灣票據交換所、財金資訊公司共同組成的台灣行動支付公司,「PSP TSM」通過國際卡組織的驗證,昨天正式營運,是國內三大行動支付系統中第一個完成上線的平台。不過,目前僅限中華電信3G、4G用戶,其他電信業者可望在明年上半年測試開通。
目前可適用行動支付的手機,初期約二十餘款,主要以Android手機為主,但蘋果iPhone 5、6系列iPad mini等ios作業系統手機,只要外加一個「oti」配件在耳機口,一樣可以使用。
目前已有三十二家金融機構加入,其中二十四家完成系統介接測試,十八家在昨天同步上線。民眾可向往來金融機構申請「行動金融卡」或「手機信用卡」,經由「PSP TSM平台」空中下載(OTA)服務,載入消費者的手機。
屆時消費者無論出門或在家,身邊只要有智慧型手機,即可因應各種支付需求,彈性選擇使用手機內載入的金融卡、信用卡、銀行帳戶或悠遊卡等不同支付工具,不僅可在實體商店「近端消費」,也可在網路上消費購物、轉帳、繳費、繳稅等「遠端支付」。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董事長趙揚清表示,也向關貿網路公司採購oti WAVE嗶嗶熊,提供iPhone使用者選用,民眾可以向往來的金融機構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