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保署今年七月一日起管制室內空氣品質,第一波不合格名單最近出爐,六家醫院、大賣場、圖書館名列其中,其中淡水馬偕、亞東醫院細菌超標,讓民眾暴露在可能生病的風險中。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第一波公告場所共有四百六十六家,新北市、台中市稽查率先公布不合格名單,其中淡水馬偕醫院、亞東紀念醫院、家樂福文心店已經完成改善;好市多中和店二氧化碳超標近兩倍、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甲醛超標零點一ppm、大潤發台中忠明店甲醛超標逾兩倍,都還在改善期內。
位在板橋的新北市立圖書館甲醛超標,依法未經環保局複查前須掛出告示牌卻未掛,經詢問後,館方才急忙拿出告示牌貼上。環保署空保處長陳咸亨表示,未貼告示牌已違規,依法可處五千元。
圖書館長唐運成表示,今年七月二十八日檢測不合格,環保局卻到十二月八日才通知,十五日已耗資四萬五千元委外以薰蒸等方式改善,當日貼出告示,卻因已改善加上風大不易黏貼取下,昨已重新貼上並增貼「已改善」告示,讓民眾安心。
這波名單中,較令民眾不安的是,醫院測出細菌菌落超標。陳咸亨表示,檢出超標地點是在診間前及候診室外,可能因民眾出入頻繁才會超標,兩家醫院已更換通風換氣設備,改善空氣品質。
空保處表示,甲醛超標可能是室內油漆、夾板黏著劑等含有甲醛,可能導致皮膚、眼睛、呼吸道不適,也有致癌風險;細菌超標會導致過敏、呼吸不適。二氧化碳超標則易頭昏、嗜睡,與通風換氣欠佳有關。科長黃偉鳴表示,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最好的方式就是開窗,若到了人潮聚集的地方,也盡量避免長期逗留。
陳咸亨表示,環保署正規畫公告第二批列管公共場所,電影院、KTV、幼稚園都名列其中,篩選原則以老人、學生活動場所為主。
依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規定,室內空氣品不合格,第一次可限期九十天內改善,必要時再延長改善期限六個月,延期屆滿後時仍未改善,依法可罰五萬至二十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