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高齡者開車、騎車肇事率偏高,成了道路不定時的炸彈,交通部將建立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規畫年滿七十五歲以上,每三年必須做認知機能檢測,通過後換發三年汽機車駕照,最快明年下半年試辦,鼓勵高齡者接受認知檢測,了解身體狀況後主動繳回;二○一七年強制實施。
全台七十五歲以上持有汽機車駕照約六十二萬五千多人,去年七月起駕照不再換照,形同終身有效,但是老人身體退化,視茫茫、手抖腳麻、耳背、反應變慢,常發生開車追撞、騎車誤闖高速公路等事故時,交通部擬納管,公路總局近期辦四場公聽會,蒐集各界意見。
交通部擬比照日本,七十歲以上鼓勵體檢及參加講習,七十五歲以上須接受認知機能檢測。檢測分三關,第一關測時間認知,第二關閱讀圖案後再憑記憶寫出,第三關畫出指定時刻的時鐘,了解受測者的手眼腦協調力及判斷力。
昨天台北場公聽會,多位銀髮族大表贊同。北市退休公教人員協會理事長張世飛說,老人家要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不適合就不要開車,盡量請年輕人代開或搭公車代步,政府應提供獎勵促長者主動繳回。另位退休公務員說,老人開車出車禍,受傷又賠償,實在「嘸合(不划算)」,乾脆八十歲以上就註銷。
台北榮總精神部醫師劉英杰表示,檢測應該納入手腳眼腦反應力、夜視力等,甚至實際「路考」,都更能直接了解老人家是否適合駕駛。年齡大並不代表失能,駕駛能力更是關鍵。
但各地交通狀況大不同,弘道基金會主任張緯芍說,出了大台北,老人家「沒車等於沒腳」,車是長輩社會參與最重要的媒介,一旦註銷駕照恐剝奪老人交通權,應搭配細緻的大眾運輸配套。
交通部表示,高齡駕照管理是出於關懷、安全,避免產生高齡歧視或標籤化,絕不會「一刀切」,將會採漸進方式,預計明年三月擬定方案,下半年試辦,試辦兩年後如果社會接受度高,二○一七年強制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