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五年可能影響國際經濟及金融市場的「國際政治緊張熱點」在何處?據彭博資訊日前調查,最大的政治風險仍是烏克蘭情勢,其次是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其他包括東亞領土爭議、俄羅斯進軍波羅的海國家、以巴衝突升高、以色列攻擊伊朗,以及油價下跌造成俄國、委內瑞拉、奈及利亞等產油國政局動盪。
彭博資訊訪調八十四位經濟學家後指出,南沙群島、愛沙尼亞納爾瓦市、利比亞費贊市等地圖上不易找到的地方,將成為二○一五年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地名。
俄羅斯的動作最可能撼動全球市場。風險在於俄國可能會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及哈薩克等國施壓;這些國家境內都有一些俄裔區。俄國總統普亭轉移國內經濟問題的最佳手段,就是使烏克蘭等地的緊張升高,拉抬民族主義以維持政府利益。
俄、烏天然氣協定可能被推翻,使俄國與歐盟間出現冷戰結束以來最緊張對立。
油價下跌造成的輻射效應,包括委內瑞拉可能發生倒債、奈及利亞博科聖地激進組織可能擴大勢力範圍。
全世界最可能發生軍事衝突之處是中國沿海,包括中國與韓、日間的東海領土爭議,及中國與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及台灣間的南海領土爭議。如果中國企業停止進口日本貨,則日銀的量化寬鬆政策亦將失效。
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及敘利亞的攻擊行動可能獲得進展;估計有三千名西歐人士加入編組,這些人返國後可能製造恐怖活動。
利比亞伊斯蘭激進民兵在南部費贊區重新整編,可能擾亂西非地區;以色列、希臘及英國選舉也可能引發不安。以色列內部面臨分裂,政治失能;英國反歐派政黨可能當家;希臘勝選政黨可能重寫債務協定。